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關于印發福建省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所屬地區
福建
法規性質
政策法規
發布機構
地方政府及機構
法規標號
閩工信規〔2024〕6號
發布時間
2024-03-12

各設區市工信局、發改委、生態環境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經發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省直有關單位:

現將《福建省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福建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3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福建省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保障,也是制造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福建省鋼鐵工業基本形成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格局,綠色轉型取得積極成效。為進一步推動福建省鋼鐵行業綠色化、低碳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確保行業實現碳達峰,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福建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立足福建省鋼鐵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行業兼并重組為抓手,以低碳技術創新為支撐,強化制度建設,完善政策體系,積極穩妥推進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確保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二)基本原則

堅持目標導向。根據福建省鋼鐵產業發展現狀,對照國家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目標要求,科學提出行業能效提升、能源結構調整等目標。全行業統一認識,強化目標導向,共同行動,形成合力。

堅持效率優先。把提高鋼鐵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以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為抓手,深挖節能降碳潛力。推進能源資源科學配置,優化能源結構和流程結構,實施能效提升計劃,提高單位能源資源產出效率。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發揮企業引領示范作用,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優化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產學研用協同,開展行業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關和高端產品研發,促進數字賦能降碳,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模式。

堅持協同推進。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一項多維、立體、系統工程,統籌行業高質量發展與低碳轉型、環境保護與低碳轉型關系,協同推進碳達峰、綠色發展、環保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以實現多重目標下的動態平衡。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行業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行業碳達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到2025年,噸鋼綜合能耗和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全省鋼鐵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30%,電爐鋼產能占全省鋼產能比重20%以上,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

“十五五”期間,能源利用效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2030年前實現行業碳達峰目標。

二、重點任務

(一)嚴禁違規新增鋼鐵產能

堅決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發展。嚴格執行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和鋼鐵冶煉項目備案管理有關規定,堅持以存量調整為主,增量發展為輔,引導鋼鐵冶煉項目建設依托具備條件的現有冶煉生產廠區集聚發展。落實鋼鐵行業階梯電價、差別電價等差別化調控政策,引導骨干企業通過產能置換推動裝備升級,提升智能化生產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鋼鐵冶煉項目管理。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對擬建、在建項目嚴格對照行業能效標桿及超低排放水平建設實施,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要求。加強項目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項目備案、環保、節能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鞏固去產能成果,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全面推動綠色布局

推動裝備綠色改造。鼓勵寧德、福州、漳州、三明和泉州等重點區域提高淘汰標準,加快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藝和設備退出。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實施存量產能綠色改造,推進鋼鐵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優化空間布局。綜合考慮原燃料距離、鋼材消費市場距離、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物流配套能力等因素,引導省內鋼鐵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推動優勢產能向福州、寧德、漳州、泉州聚集,大力打造綠色低碳循環鋼鐵產業集群。在鋼鐵產業集聚區強化制造業布局,推動鋼鐵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優化產品結構。以提升鋼鐵產品供給與需求動態適配性為導向,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具有輕量化、長壽命、耐腐蝕、耐磨、耐候等特點的綠色低碳產品,提高綠色產品比重。引導企業發展高氮高強度不銹鋼、H型鋼、汽車用板、涂鍍鋼板、電工用鋼等產品,著力提高鋼材性能。研究開發高品質特殊鋼、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特、精、高”關鍵品種,提升鋼材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持續改進產品可加工性,滿足用戶精準制造需求,提高鋼材利用率,引導促進建筑、機械、汽車等下游行業綠色低碳消費。(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構建綠色供應鏈。引導龍頭企業完善綠色供應商制度。鼓勵大型鋼鐵企業建設物流平臺,大力發展綠色物流,加大鐵礦石、煤炭、鋼材等大宗貨物運輸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推動公轉鐵、陸轉水、散改集等物流方式轉變,加快打造生態智慧型鋼鐵物流企業,提升全省鋼鐵物流專業化管理水平。鼓勵大型鋼鐵企業和鋼鐵物流園區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進一步增設皮帶輸送系統,對清潔運輸比例達不到80%的,汽車運輸部分應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減少車用燃料消耗。借助全省“絲路海運”建設,大力發展鋼鐵行業大宗資源能源海鐵聯運。(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入推進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加快先進成熟節能工藝普及推廣。聚焦原料準備、焦化、燒結、球團、煉鐵等關鍵環節,優化配煤配礦、提高煉鐵爐料球團礦配比等,減少原燃料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廣鐵水一罐到底、薄帶鑄軋、鑄坯熱裝熱送、在線熱處理等先進節能技術,打通、突破鋼鐵生產流程工序界面技術,推進冶金工藝緊湊化、連續化。持續優化提升RKEF-AOD雙聯法工藝能效水平,鞏固不銹鋼冶煉工藝技術領先地位;進一步加大余熱余壓利用,重點推動各類低溫煙氣、沖渣水和循環冷卻水等低品位余熱回收,提高低溫余壓余熱利用效率。推廣電爐煙氣余熱利用、高參數發電機組提升、低溫余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低溫余熱多聯供等先進技術,通過梯級綜合利用實現余熱余能資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鼓勵鋼鐵企業對標能效先進水平實施產品設備更新改造,推廣應用高效節能電機、水泵、風機產品,推動在運高效節能電機、在運高效節能電力變壓器占比提升,推進環保工程公輔設施能效提升。(省工信廳、科技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能效管理智能化升級。進一步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管理的創新應用。引導企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改造力度,拓展能源管控中心功能,建立碳排放和污染物全過程智能管控與評估平臺,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以LCA(全生命周期評價)理念為基礎,加快構建鋼鐵行業碳排放統計監測和計量體系,提升企業碳數據獲取、整理、分析能力和碳資產管理水平,加強企業能耗和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和評價。鼓勵企業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積極參與鋼鐵行業環境產品聲明倡議。圍繞低能耗冶煉技術,節能高效軋制技術,全流程質量檢測、預報和診斷、鋼鐵生產流程智能控制等升級需求,引導企業實施工藝技術和裝備升級改造。鼓勵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技術、5G無線通信技術等,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

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嚴控煤炭消費增長。積極推進煤炭減量替代消費,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鼓勵風能、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行業中的應用。全力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開發,發展循環經濟,鼓勵推動氫冶金、低碳冶金工藝技術攻關,通過突破氫能冶煉等先進低碳冶金技術推動降碳,推動鋼鐵行業產業結構、產品品質持續優化升級,實現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鼓勵鋼鐵企業發展屋頂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探索智能微電網的高效集成和儲能技術的應用,推動分布式能源技術和鋼鐵行業的深度融合。(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優化流程結構。鼓勵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和非高爐冶煉技術,鼓勵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通過產能置換轉型為全廢鋼電爐煉鋼。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替代中、小高爐-轉爐生產螺紋鋼、棒材、線材等大宗商品。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

推動產業低碳協同。全面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產業橫向耦合、生態鏈接、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鋼化聯產,利用高爐、轉爐、焦爐產生的煤氣等副產物為原料,延伸發展化工產品;提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重點推動鋼渣以及含鐵塵泥的綜合利用,持續提升鋼渣循環經濟價值。推進企業冷卻水、生產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立完善廢鋼回收利用體系。充分拓展國內廢鋼和進口再生鋼鐵原料渠道,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推進廢鋼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廢鋼回收、拆解、加工、配送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區域型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建立與鋼鐵企業布局相適應的廢鋼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鋼回收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增強低碳創新發展能力

建立完善低碳技術研發創新體系。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推動行業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和創新中心建設。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研發創新體系。依托龍頭企業,整合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業的創新資源,著力構建“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產業鏈式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助力行業核心關鍵降碳技術研發。(省科技廳、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先進節能降碳技術攻關。依托研發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聚焦源頭治理、過程控制、末端治理,重點圍繞副產焦爐煤氣或天然氣直接還原鐵、高爐富氧或富氫冶煉、熔融還原、電弧爐短流程煉鋼工藝、氫冶煉等行業低碳前沿技術方向開展研發攻關,加快前沿節能降碳技術產業化落地,支撐鋼鐵工藝流程優化,推動無化石能源冶煉。加強現存主流工藝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究,推進不銹鋼RKEF-AOD雙聯法冶煉工藝進一步提升能效。鼓勵龍頭企業布局儲備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探索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成本途徑,引導企業開展轉爐噴吹CO2煉鋼,碳化法鋼渣綜合利用等CCUS技術應用。(省科技廳、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統一部署,加強對鋼鐵行業碳達峰工作整體規劃,堅持系統推進,統籌研究全省鋼鐵行業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監督考核。加強部門聯動配合,細化落實各項任務舉措,發揮政策協同效應。壓實各部門工作責任,嚴格執行環保、節能、安全生產等相關政策法規,確保各項任務落地實施。提高鋼鐵企業綠色低碳意識,統籌企業發展與減碳,以綠色低碳轉型帶動高質量發展。發揮各相關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作用,齊心協力推動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推動財稅、金融、節能、環保等各項優惠政策與鋼鐵行業碳達峰工作銜接,充分發揮中央資金對企業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在省、市級技改、節能循環等專項資金中加大支持力度,調動企業低碳轉型積極性。貫徹執行“綠色稅收”政策,落實企業開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開發設計綠色低碳產品、進行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加大清潔能源使用等方面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省財政廳、工信廳、發改委,省稅務局、廈門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綠色低碳金融產品,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鋼鐵行業低碳發展。將綠色金融納入全省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總體方案,建立綠色金融發展長效機制,加強風險監測,夯實數據基礎,加強信息披露。(省工信廳、發改委、金融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綠色低碳標準引領。聚焦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需求,建立完善鋼鐵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填補不銹鋼綠色低碳發展標準缺失。充分發揮企業在標準制定中的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制定高水平的低碳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標升級。進一步加強基礎支撐,完善基于生產全流程的碳足跡核算方法、碳減排成本核算方法,科學評估行業碳減排成本與收益。探索鋼鐵產品綠色、低碳認證制度,培育專業的第三方評價、認證機構,提高全省綠色低碳服務水平。(省市場監管局、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培養綠色低碳專業人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深入開展鋼鐵行業人力資源統計分析與對標挖潛,依據全省鋼鐵人才供需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制定鋼鐵行業人才培養計劃。調動政府、社會和企業資源,大力培養具有綠色低碳、數字化、國際化及跨產業合作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和碳交易、碳金融等新興領域人才。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機制,提高人才服務水平,建設一支適應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為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智力支撐。(省工信廳、人社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方案執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由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福建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有色金屬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和建設制造強國重要支撐,也是工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福建省有色金屬行業面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做大做強下游精深加工、發展高端產品的重要任務。為切實做好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福建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圍繞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總體目標,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綠色技術創新、推動能源低碳利用、加快資源循環利用、數字賦能行業減碳、建設綠色制造體系為著力點,發揮區位優勢,保障內外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構建有色金屬產業新發展格局。

(二)基本原則

堅持雙輪驅動。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相結合,根據國家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多措并舉推動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堅持創新引領。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快關鍵共性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做大做強下游精深加工環節,助力我省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加快綠色轉型,處理好行業增長和生態環保的關系,提高我省有色金屬行業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水平,強化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安全發展,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省有色金屬行業產品結構和用能結構明顯優化,有色金屬冶煉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產能比例超過30%,重點品種單位產品能耗、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鋁水直接合金化率達到90%,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24%以上。

“十五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用能結構大幅改善,電解鋁使用清潔能源比例提高到30%以上,有色金屬產業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產品能效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確保2030年前我省有色金屬行業實現碳達峰。

二、主要任務

(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

優化冶煉產能規模。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嚴禁違規新增電解鋁產能,防范銅冶煉產能盲目擴張。強化工業硅行業政策引導,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積極發展鋰鈷鎳等新能源材料產業,鼓勵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新建和改擴建冶煉項目嚴格落實項目備案、環境影響評價、節能審查等政策規定,符合行業規范條件、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清潔運輸、污染物區域削減措施等要求。落實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改造政策。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推動環保績效差、能效水平低、工藝落后的產能依法依規加快退出。(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做大做強下游精深加工。銅:圍繞輸配電、水暖衛浴、電子信息、交通運輸等下游應用,鞏固擴大傳統銅加工產業規模,圍繞5G通信配件、物聯網、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和軍工行業,加快發展高精銅板帶、銅箔、電磁線、超細微線等高附加值銅材。鋁:發展電工電氣、輕量化車廂用和電子工業用高附加值鋁型材、高精度鋁板帶箔材。鎢:發展高性能硬質合金、硬質合金刀片及整體工具、非標異形件、盾構齒、硬面材料、耐磨零件以及配套工具等鎢精密硬質合金深加工及應用制品。稀土:鞏固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電機產品競爭優勢,擴大稀土儲能、儲氫材料及其應用產業,加強稀土光電材料、催化材料、膜材料和高純稀土及合金靶材新材料的培育和產業化。電池正極材料:壯大三元材料、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高鎳材料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產業規模,發展新一代新能源電池材料。稀貴金屬:大力發展稀貴金屬化工材料、催化功能材料、電接觸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豐富稀貴金屬深加工產品,延伸稀貴金屬產業鏈。(省工信廳、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產業協同耦合。鼓勵原生與再生、冶煉與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減少中間產品物流運輸、共用園區或電廠蒸汽等,建立有利于碳減排的協同發展模式,降低總體碳排放。支持有色金屬與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行業間耦合發展,鼓勵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加強產業鏈協同布局,推動形成有色金屬原材料—初加工—精深加工制品—下游應用—回收再生的循環性發展模式。(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綠色技術創新

加強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研發銅火法冶煉中低溫余熱利用、鋁冶煉電解槽余熱回收利用、離子型稀土礦綠色高效浸萃一體化、環保無氰電鍍液等共性關鍵技術。加強廢舊有色金屬凈化技術研發,加強鋁合金熔體中氫、鈉、鉀、鋰、鈣等輕金屬及非金屬的雜質凈化技術研發,不斷提升廢鋁、廢銅預處理、熔煉和精煉過程中除雜技術水平。開展鋁灰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發攻關。圍繞金屬顆粒物、氣態汞、硫氧化物及氟化物等重點大氣污染物突破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全流程關鍵技術,形成創新技術集成示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聯合開展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技術合作交流。(省科技廳、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廣綠色低碳技術。重點推廣鋁電解能源管理、銅锍連續吹煉、全石墨陰極、電解鋁整流系統等節能低碳技術。加快采礦智能化、電氣化、綠色化技術的研發推廣,加快研究地下開采有色金屬礦實現大規模高效益低成本“自然崩落法”采礦。(省科技廳、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能源低碳利用

大幅提升清潔能源使用占比。利用電解鋁、工業硅等有色金屬生產用電量大、負荷穩定等特點,鼓勵和引導有色金屬企業通過綠色電力交易、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積極消納可再生能源。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燃煤窯爐以電代煤,提升用能電氣化水平。合理利用企業廠房及周邊環境,建設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設施,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優化能源結構,在企業和園區內逐步引進電動、氫能運輸車輛,推行物料低碳運輸。(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對能效低于行業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加快節能降碳、提質增效改造,未能按期完成改造升級活動項目依法依規予以淘汰退出。鼓勵國有企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開展節能降碳示范性改造,開展重點設備能效提升工程,提升重點設備能效水平。發布行業能效“領跑者”標桿,引導企業對標對表改造升級。開展節能診斷和精益管理,挖掘節能降耗潛力,優化技術經濟指標,全面提升節能降碳能力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快資源循環利用

建立完善有色金屬回收體系。完善廢舊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規范回收料場建設,建立完善回收料場廢舊金屬分級分類標準體系。規范回收企業管理,支持回收企業兼并重組,引導行業有序發展,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省商務廳、工信廳、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福州海關,廈門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升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技術。鼓勵回收利用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智能控制鑄造工藝技術推廣應用,鼓勵發展短流程冶煉工藝,提高再生鋁、再生銅等再生有色金屬生產能力。鼓勵企業進口高品質再生資源,推動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化,提高綜合利用水平。(省工信廳、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大宗固廢循環利用。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方式,推動共伴生礦和尾礦綜合利用,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省工信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數字賦能行業降碳

開展智能礦山和智能工廠建設。圍繞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需求和關鍵場景,推動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對礦山開采、工藝流程和設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立具有工藝流程優化、動態排產、能耗管理、質量優化等功能的智能生產系統,構建全產業鏈智能制造體系。積極引導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服務提供商針對有色金屬企業特點,完善產品方案,增強有色金屬智能制造服務支撐能力。(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有色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圍繞鋁、銅、工業硅、鎢、稀土、鋰等重點品種冶煉加工企業,以培育有色金屬行業互聯網平臺、智慧礦山、智能冶煉工廠、智能加工工廠為抓手,分層次、分類別、分階段精準推進有色金屬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培育打造一批“工業化互聯網+綠色低碳”試點示范企業。(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立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加強對企業碳排放在線實時監測,追蹤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推動重點碳排放設備上云上平臺,建立行業碳排放大數據中心。鼓勵企業完善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源管控中心,利用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加強能耗監控,建立健全行業碳排放計量體系,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和數字化管理水平。(省工信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綠色制造體系

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強有色金屬礦采選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工藝裝備、污染防治和清潔生產水平,減少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在銅、鋁、硅、鎢、稀土等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環節推廣綠色工藝技術裝備。提高有色金屬企業廠外物料和產品清潔運輸比例,優化廠內物流運輸結構,全面實施皮帶、軌道、輥道運輸系統建設。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評價和認證,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省生態環境廳、工信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展綠色工廠與綠色礦山建設。引導有色金屬生產企業選用綠色原輔料、技術、裝備、物流,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開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引導下游行業選用綠色有色金屬產品。(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保障

(一)加大政策激勵。加大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力度,支持有色金屬企業開展低碳冶煉、綠色化智能化改造。落實中央出臺的資源綜合利用、礦產品資源稅,以及企業兼并重組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采用引領性綠色低碳新技術、新工藝。(省工信廳、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福建省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市場機制。發揮碳排放權、用能權、綠電交易市場作用,促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培育新能源生產配套服務體系和“綠電”市場,通過擴大綠色能源大規模供給,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實施差別化電價等政策,加快促進行業消耗水平下降。(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財政廳、工信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金融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向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發展綠色直接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企業上市融資、掛牌融資和再融資。有序推動綠色金融產品研發,支持發行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金融創新產品。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有色金屬行業低碳發展相關的股權投資基金,推動綠色低碳項目落地。(省金融監管局、生態環境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計量體系。開展關鍵計量測試和評價技術研究,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設,深化核算方法研究,支持企業依據自身特點開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學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計量體系。組織開展碳排放核算、交易、管理等專業化、系統化培訓,提升企業碳資產管理水平。鼓勵企業參與組建低碳發展聯盟等行業組織,通過技術交流、資源共享、產業耦合等方式推動協同降碳。支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企業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省市場監管局、工信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宣傳培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地方科研院所、標準化組織、各類媒體、產業聯盟等機構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面向重點領域提供產業咨詢、碳排放核算、技術驗證、分析檢測、綠色評價、人才培訓、金融投資等專業服務,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健全企業碳排放報告與信息披露制度,鼓勵重點企業編制低碳發展報告,完善碳排放信用監管機制。(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合作,統籌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推進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各地應主動對接、深入謀劃,制定指導意見或細化專項推進方案,建立責任清單、業績考核等考核評價機制,明確中期評估時間,對實施過程中因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資源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調整的,及時評估并調整。提供制度保障,實施激勵獎懲。(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方案執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由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附件下載

下載關于印發福建省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工信規〔2024〕6號).pdf


責任編輯: 李穎

更多

行業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