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中國能源網首頁 | 查看往期 | 訂閱中心
卷首語

分布式能源的漫漫十年路

      分布式能源傳入我國已有十年的歷史。我國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發展分布式能源是在2000 年由原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批準的《關于發展熱電聯產的規定》即1268 號文件,文中就明確提出:“以小型燃氣發電機組和余熱鍋爐等設備組成的小型熱電聯產系統,適用于廠礦企業、寫字樓、賓館、商場、醫院、銀行、學校等較分散的公用建筑。它具有效率高、占地小、保護環境、減少供電線損和應急突發事件等綜合功能,在有條件的地區應逐步推廣”。

封面文章

結構怎么調?

      提要:縱觀各國發展,調整產業與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是要調整一次能源結構,改進能源轉換技術,這是我們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結構性矛盾,實現產業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而抓手就在于天然氣對煤炭的替換。

高端論壇

分布式能源系統是21 世紀科學用能的重要途徑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世界各國都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分布式能源系統作為21世紀科學用能的重要途徑而蓬勃興

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

      第一, 結合國際和國內分布式能源情況,由于天然氣發展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環保、經濟等優勢,在西方發達國家得以大規模推廣。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現在有6000 多個區域能源站,大部分

發展分布式能源優化城市能源結構

      第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低排放、高環保、能源利用多樣性特點,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實施熱電聯產,有利于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住房城鄉建設部支持并推動天然氣分布

分布式能源是上海能源領域重要發展方向

      很高興參加今天由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中國電機工程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與中國能源網聯合上海張江高科園區及中國世界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的這次2010 中國分布式能源研討會,我謹代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對此次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地祝賀!

人物

喀什特區設立建言第一人

      四川省宏觀經濟專家、文化學者劉斌夫先生,早在2004年在其專著及文章里就首度提議設立以南疆區域中心城市喀什為中心的內陸經濟特區,同時提出“西三角”經濟圈的構想。喀什特區與“西三角”經濟圈、川渝經濟區和成渝城市群,共筑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和第八增長極,將西部南北版塊緊密聯接,其間有著非常密的天然聯系和古今淵源。“西進西出”戰略,中國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新天路”和亞歐大陸橋-亞歐國際高速鐵路建設,將推促西部經濟發展在未來10年與東南沿海同步。

分析點評

并網鐵幕

      分布式能源最新的發展進展是熱電冷三聯產,但是由于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甚少,以及相關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未見出臺,因而在過去的十年間發展步伐緩慢。目前,我國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發展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障礙,其中包括了技術、經濟及市場等方面的障礙,但最主要的障礙還在制度和政策層面。

新概念

頁巖氣中國氣體能源戰略新銳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頁巖氣的形成和富集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往往分布在盆地內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巖烴源巖地層中。較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開發具有開采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大部分產氣頁巖分布范圍廣、厚度大,且普遍含氣,這使得頁巖氣井能夠長期地以穩定的速率產氣。

書訊

書訊:《天然氣冷熱電聯供能源系統》

      《天然氣冷熱電聯供能源系統》是作者華賁教授及其在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多年來研究成果以及工程經驗的集成。從熱電聯產到冷熱電聯供、規模化的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與區域供冷和電力節能的關系、分布式能源與天然氣產業在中國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第二代能源供應系統及規劃的角度,對天然氣冷熱電聯供系統、區域能源供應、天然氣定價機制等方面作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天然氣冷熱電聯供能源系統》最后給出了作者取得的有關天然氣冷熱電聯供、區域供冷系統等方面的中國專利。《天然氣冷熱電聯供能源系統》對從事天然氣利用的研究人員、建筑節能設計人員、城市能源規劃管理與研究人員、政府官員、高校師生等具有參考價值。

論文平臺

關于發展分布式供能工程的幾點思考

      上海分布式能源工程取得了一定發展,已建和在建的有二十多個項目, 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趙之一、翁史烈等老領導和老專家的積極支持下,上海先后出臺了優惠政策,制訂了地方技術規程,成立了專門推進機構,對過程發展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上海市節能協會在編寫規程的基礎上,成立了分布式供能專委會,最近接受市政府推進辦委托正在對已建的15 個項目進行全面評估。

天然氣是發展低碳經濟關鍵能源

      7 月8 日—7 月10 日,中國能源網攜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和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以“合理利用能源,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10 中國分布式能源研討會暨展覽會”。借此次大會召開之際,中國能源網記者同少莉就我國分布式能源發展的一些問題,專訪了華南理工大學天然氣利用研究中心主任華賁教授。

從能源角度看分布式能源容量的“大”與“小”

      摘要:簡要介紹我國能源發展的基本情況和天然氣的生產與消費情況,從能源角度談如何合理利用天然氣發展熱電聯產。從工程實踐角度談如何發展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與小型樓宇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工程的優勢與不足,并提出要結合工程實際,通過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多做方案比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電網架構下的分布式能源

      今年我們想做簡單的研究,分布式能源為什么運行的不好,想在這個方面做比較深入的探討,在北京將近28、29 個分布式能源,但是基本上都運行的不好,個別是獨立運行,還可以維持,但是并網發電,并不是說不能并網,大家并網以后運行的也不好,從這個例子上反推為什么分布式能源運行的不好的理由。在上海、北京都做了一些調查,在上海做調查給我一個啟發,就是雙方對于并網的東西還有相互之間的認識,所以我列的題目,如果大家不是特別感興趣可以很快的過去,我今天想介紹的就是這么幾個:一個智能電網的定義,第二個智能電網的特點以及分布式能源并網的意義,還有技術要求,參數要求,另外是結束語。

建立專業化行業組織推進分布式能源建設

      我國是一個能源生產大國但又是一個能源資源比較短缺的國家,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能源消費總量的不斷增加,污染也是越來越大,眾所周知,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

分布式能源系統余熱利用技術

      我發言的題目是“分布式能源系統余熱利用技術”,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分布式能源系統當中發電機組的余熱利用技術,作為整個系統來說,我們分布式能源用的最大優點是沒有余熱。主要內容是這樣的,首先把我們公司在分布式能源技術領域所開展的工作和業績匯報一下。后面的內容就涉及到分布式能源系統常用的發電設備及余熱條件,分布式能源系統常用余熱制冷(熱)設備配置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統用余熱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煙氣系統,熱水系統設計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統設計要點,應用案例。

發展分布式能源 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我發言的題目是:“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我想說的是如何建立分布式能源來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我介紹分布式能源與低碳經濟,第二是科學與分布式能源。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我們認為應該建立起一個能源的新常態,這個新常態是針對目前常態所言的,從能源結構看目前能源以化石能源為主,未來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相互融合,我們的觀點是,未來的能源是制造性能源,今天的能源不管是煤炭、石油還是天然氣,是開采性的能源。

探索中國特色的分布式能源發展道路

      我發言的題目是“ 探索中國特色的分布式能源發展道路”。我談兩個問題,一是發展中國分布式能源的潛力與前景,二是探索中國特色的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道路。首先是潛力和前景方面,潛力首先來源于分布式能源系統自身的優勢,要分析世界范圍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國內示范工程與市場的形勢,對發展低碳經濟影響的預測,配合潛力分析的理論模型預測未來,迎接新能源產業的興起。

2009 世界風能報告

      全球風電裝機容量連續三年實現翻倍增長。盡管2009 年全球遭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世界各地再次刷新了風能利用的新記錄,風電設備的新增投資超過了往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009 年159,213MW,2008 年120,903 MW,2007 年93,930MW,2006 年74,123 MW,2005 年59,012 MW。

2010年07月刊
總第43期
發布時間:2010-07-30
主辦 中國能源研究中心
   
顧問委員會  
主任 王武龍 
副主任 馮麗雯
   
顧問委員 陳清泰 吳敬璉 汪恕誠
  熊光楷 姜云寶 王維城
  蔣承崧 徐錠明 周大地
  陸延昌 李定凡 陸佑楣
  周孝信 徐建中 胡文瑞
  石定寰 倪維斗
   
專家委員 吳鐘瑚 莊來佑 王海運
  韓曉平 周小謙 郭云濤
  孫家康 薛  靜 呂偉業
  王振銘 甘世宣 張大偉
  曾興球 張金川 張  抗
  陳衛東 閻三忠 唐振華
  陳新華 孫偉善 白榮春
  周鳳起 徐曉東 馬重芳
  李景明 華  賁 王金南
  馮江華
秘書長 狄小平
   
出版 《中國能源網》編輯部
主編 馮麗雯
首席撰稿 韓曉平
執行主編 秦京午
編輯部主任 陳明灼
編輯 張磊 江曉蓓 曹吉生
  李自琴 劉婷一 吳迪
  冉澤
美術編輯 白翠霞
發行 張祖敏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8號中雅大廈A座14層
電話 010-51915030
傳真 010-51915237/97
電子郵件 ER@china5e.com
投稿聯系人 陳明灼
  chenmingzhuo@china5e.com
  1314133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