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與能源相關新聞較多。一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4月17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凍結石油產量會議以失敗告終,導致國際油價一度暴跌逾6%。二是34國參加的布魯塞爾鋼鐵峰會4月18日最終宣布未能在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上達成協議。三是本周期國際煤價迎來全線上漲,專家認為未來國際煤價仍不樂觀。四是2015年中國新能源產業融資額約為1105.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球首位,國際新能源融資總額同年也創紀錄地達到3288.8億美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17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凍結石油產量會議以失敗告終。主因為各產油國對伊朗等國是否也應加入凍產等問題存在較大分歧,沙特堅持將伊朗納入凍產國家之列,是會議未能達成協議的主要原因。伊朗表示,不會放棄其恢復在國際原油市場份額和產出的立場。伊朗已探明石油儲量約占全球儲量10%,僅次于沙特;天然氣儲量約占全球儲量15%,僅次于俄羅斯。伊朗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石油出口約占該國外匯收入的85%左右。受西方制裁影響,伊朗日均出口原油被限制在120萬桶。統計顯示,自伊核問題全面協議1月16日正式執行以來,該國原油出口量翻了一番,日均超過200萬桶。伊朗官方此前表示,伊朗要將該國的原油產量提高到制裁以前日均400萬桶的水平后,才會凍結石油產量。專家認為本次會議未能達成協議可能引發油價新一輪走低。也有專家認為即使凍產協議達成,全球原油供需結構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布魯塞爾鋼鐵峰會上,全球主要鋼鐵生產國同樣未能在使該行業陷入危機的供給過剩問題上取得突破。來自34個國家的部長出席了會議,這些國家鋼鐵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3%。鋼鐵生產過剩正在使全球工廠聘出現倒閉潮,但中國今年2月承諾在今后5年內削減1億至1.5億噸產能,并裁撤50萬鋼鐵業員工。中國作為全球頭號鋼鐵大國,其鋼鐵產量占了全球的近一半。全球石油與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表明各能源生產國與能源企業間競爭仍將加劇,能源、行業面臨結構調整與增強自身競爭力的空前挑戰,中國能源企業更應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國際煤價迎來全線上漲,據秦皇島煤炭網價格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15日當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報收50.83美元/噸,環比上漲0.69美元/噸,漲幅為1.38%;南非理查德港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3.52美元/噸,環比上漲1.67美元/噸,漲幅為3.22%;歐洲ARA三港市場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46.46美元/噸,環比上漲1.46美元/噸,漲幅為3.24%。但專家從供需層面看,全球煤炭市場需求依舊供大于求,各國煤炭出口業務下滑,許多大型煤企紛紛申請破產保護,市場整體低迷印證了國際煤價短期內無法實現大幅回升。例如印度2015-16財年,煤炭進口量同比下降超過25%,并且未來煤炭進口量會下降更多。目前全球煤炭行業整體形勢并不樂觀。據路透社消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已經出售了52家煤炭相關公司的股份,并預計剝離更多煤炭相關公司。與此同時,全球性煤炭巨頭皮博迪能源公司近日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4月20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389元/噸,本報告期(2016年4月13日至4月19日)與前一報告期持平。價格指數連續五個報告期持平,并創下了價格指數自發布以來持平期數最多的記錄。另據統計,2015年中國煤炭產量比上年下降3.3%,同年煤炭進口20406萬噸,比上年減少了9000多萬噸。今年1季度的煤炭產量出現下降。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產量為8.1億噸,同比下降5.3%,其中3月產量2.94億噸,同比下降4.5%。在此情況下煤價穩定簡直如同奇跡。
《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6》4月20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新能源產業融資額約為1105.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球首位。在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風電市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中國相關指標也都位居世界前列。報告還顯示,2015年全球新能源產業延續高度景氣的發展趨勢,新增裝機容量創新高,達至131.7GW(千兆瓦),融資總額也創紀錄地達到3288.8億美元。2015年亞太仍是全球新能源產業最活躍地區,其次是歐洲和美國,三者占全球新能源融資總額的比重近90%。中國融資額約為1105.2億美元,繼續位居全球首位,美國保持以往水平,融資額為560億美元,歐洲仍在萎縮,融資額滑落到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在各類新能源應用規模方面,中國、日本和美國分別以17GW、13.5GW、8GW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繼續處于全球光伏發電市場的主導地位。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50GW,首次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中國繼續在風電市場保持增長態勢,26.2GW的新增裝機容量居全球榜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15年中國銷量33.1萬輛,同比增長3.4倍,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這份報告也指出,目前,能源行業面臨傳統能源產能過剩矛盾加劇、終端能源消費清潔替代任務艱巨等重大挑戰。中國也面臨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挑戰。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