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9月12-14日,以“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為主題的“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在江蘇常州武進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與中國能源網聯合主辦。會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研究員王曉明發表了《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產業創新發展趨勢》的主旨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論壇演講實錄進行整理。
王曉明:謝謝主持人,非常高興能參加我們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碳中和產業合作論壇。我的發言題目是“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產業創新發展趨勢”。這個題目有點長,但是關健詞還是落到產業上。
前段時間總書記在黑龍江調研的時候,也提到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這三個句子的表述,其實又引起了我們學界、政策界的思考。
今天這個發言題目也是在總書記講話下的,我們對戰新產業、未來產業和碳中和的關系,特別是未來能源和碳中和的關系,這是我們思考的主題。
未來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在戰略新興產業一篇里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章里面有明確的提出。在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提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其實在2020年,總書記在浙江考察的時候已經明確提出,要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發展動能。在2020年同年10月,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上,又第二次提出。今年在黑龍江調研的時候,這是總書記講話里面明確的,點到未來產業是第三次。后面和新質生產力,這是又有一個新的提法和表述。在我們國家的頂層設計,主要是十四五規劃里面,明確提出要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我們未來能源肯定是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實現國家雙碳戰略,最終是要靠科技驅動,要靠產業驅動,要形成內生驅動的動力。未來產業現在來看,還是承載著這樣一個作用的。在去年二十大報告里面體打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里面,點到新能源、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剛才黃主任也提到,我們在新能源、綠色環保、綠色循環經濟,之前都是有專門的提法,到二十大報告,是延續了這樣的提法。同時又在面向未來的五年、十年、十五年,又結合新的科技創新,給這樣的綠色低碳產業注入新的內涵。我們琢磨來、琢磨去,也是我們的想法,契合大會的主題,我們認為可以把新時期的含著新內涵的產業體系,可以定義成碳中和產業。
剛才說到碳中和產業和未來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還是有內在的聯系。這個未來產業是在我們國家領導人、國家的戰略層面有這樣的頂層設計的。未來產業是什么內涵特征,這里簡要的快速也給各位嘉賓做一個簡要的介紹。未來產業主要還是依托這樣的新科技變革、突破帶來的新產業形態,對下一階段的產業發展、經濟發展起到引領和帶動的作用。其實剛才王教授也提到顛覆性,不是我們產業的漸進式的發展,它是未來科技前沿的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創新驅動的新產業。在二十大報告里面提到的“四新”,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其實是非常準確的,未來產業的特征;第二,未來產業是技術突破與未來需求的升級,是兩個驅動力共同推動的,這種需求我們把它和未來經濟社會的愿景、場景創新結合起來,這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兩個動力、兩個輪子;第三個特征,未來產業發展一定是融合各類技術,形成新的產業業態,這里融合共生應該是典型的。第四個特征,它需要新的組織方式,甚至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相關,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來保障。這是對未來產業內涵特征的認識。
未來產業從新的科技發展方向、趨勢,也是含著今天這個主題,就是這個綠色、低碳,主要還是體現在對新能源、綠色產業,包括交通、能源、城市建筑、農業等等,包括未來新的氫能、儲能、綠色電力,構建新的能源體系等等。以及低成本的未來能源技術,包括核能等。這樣的一些技術和產業群體性布局發展,這是在大的科技創新、產業變革的趨勢上,我們綠色是其中的重要方向和賽道。在我們國家綠色低碳或者是面向雙碳目標的科技創新、產業布局,在我們國家整體層面,有了前提布局,重點結合各個地方的資源稟賦,地方的科技和產業的基礎、條件,以及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需求,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聯動的體系,里面核心的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科技,一個是產業,這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是驅動我們未來能源、碳中和產業發展、布局的核心要素。
在未來產業里面,能源是重要方面,主要還是體現在低碳能源上。因為在我們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這是十二五確定的產業發展領域,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其實是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產業分類和產業布局。我們今天提到的未來產業,應該說是國家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接續性的產業升級和布局,它和戰略新興產業里面提到的這些重點產業,還是有區別的。主要區別是體現在新的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新的需求和新的科技和產業聯合體,是區別于戰略新興產業的。我們用的詞來表述,低碳能源,把能源和雙碳國家戰略目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未來產業、未來能源的新認識和內涵。
在十四五的國家規劃里面,未來產業中是提到了氫能和儲能,以新的氫能和儲能,以新的綠色能源構建新的能源系統。還有下一代的先進核能技術,構建下一代的,包括已經在能源戰略里面明確的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里面提到的關鍵技術,系統性的平臺和技術,都是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能源角度,我們還有一個跟碳相關的,這個碳是低碳、零碳、負碳,特別是CCUS技術,在現在也已經進行了研究和前沿探索,積蓄力量,把它作為未來能源低碳發展方向的重點。
以上總結一下,就是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我們如何推動發展,這是我今天發言的主題。這個主題從大的全球發展趨勢來看,能源革命、革命技術的前沿探索,從來都是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能源關鍵技術的突破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根本性的,或者說從基礎設施、國家經濟社會體系構建上,都會發揮基礎性的作用。
未來能源在十四五以及2035愿景規劃體系內,作為新興產業也是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新賽道,是發揮這樣的作用。我們講十四五、2035愿景目標,我們的前沿技術,或者是前沿領域方向,肯定不僅僅是能源、低碳這樣一個維度,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這些技術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趨勢,就是交叉融合。特別是現在的數字化技術和能源系統的交叉融合,特別是在電網,在能源的低碳或者是面向碳中和的轉型,沒有數字化的技術支撐就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發展工具。除了數字化技術,材料、未來能源先進裝備制造以及未來能源應用的新領域,這些都是孕育著前沿突破和產業探索的機會,這兒就不再贅述了。
在產業角度,其實我們國家相關部門也在作出一些頂層設計和謀劃,我們前段時間發改委也出了一個綠色低碳產業更新目錄征求意見,我們仔細研判了一下這個目錄清單和分類,核心還是低碳能源、低碳技術的創新,以及低碳能源、低碳技術形成的新產業的賦能,對工業、農業、建筑、交通等等,形成一個推動作用。這是在我們國家新興產業分類和政策體系上,已經有所考慮。前段時間我們講大的戰略是國家的雙碳轉型,從雙碳轉型,從黨中央國務院到部委,都已經明確了這個方向,包括整體的工作部署,但是我們這樣一個轉型的戰略方向目標出來以后,它的驅動、推動產業發展和市場機制,這應該是在實現這些目標上重點發力的地方。我們必須要靠市場價值、企業內生的動力推動雙碳轉型。這是落到了碳中和產業范疇,從微觀主體到產業主體和產業生態,到市場的機制和環境、相關的政策法規,在這個角度都要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設計和實質性的推動。這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
重點領域,目標是很明確的,主要還是在能源、工業、交通、建筑,這四大領域也是我們碳排放的四個大戶,肯定是要優先把這些領域作為考慮對象的。還有除了前面專家提到的科技、產業的體系化建設和推動力之外,也還是要在社會形成碳中和的合作和服務體系。我們之前在這個方向有一些系統思考,新的合作服務模式和新業態的探索,這里列了能源、消費、供應鏈、科技、數字、貿易、金融等等,包括經濟維度、社會維度,也包括科技和產業維度。我們把這種模式和重點領域結合,形成這樣一個矩陣,看在里面可以做的事還是比較多的。應該說工作任務真是要推動的話,也是比較繁重的。
以上是對這個整體性的認識。從能源的角度,應該還是我們雙碳轉型的主戰場、主陣地,這是我們能源研究會領導發言里面表述的,我印象是非常清楚的。把能源低碳化的模式建立起來,這個產業培育起來,那么我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圖是來自中科院劉中民院士的報告,低碳能源,或者說未來的新型能源體系,非常復雜,應該是一種體系化的推進,不是單一產品、單一技術,在里面當然也能找到比較核心的,氫能、儲能,我們認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重點是圍繞綠電,未來產業的重點是圍繞綠氫,未來有了綠電和綠氫兩個輪子,兩個抓手,我們未來的新型能源體系,就有了基礎和核心推動力,這也是我對劉院士提法的個人理解。
在推進過程中,包含的方面也很多,這里我也不再贅述了,因為這主體是能源部分,也包括了一些能源利用過程的流程再造,同時跟數字化基礎設施等等方面,要有一個綜合、融合、協同的關系。最終未來肯定產業化還是應該走低碳產業化、產業低碳化、低碳價值化的三化推進框架。產業在里面慢慢的能找到自己的主體形態和價值載體。未來能源,氫能儲能,不再贅述了,過去這一兩年是各大論壇討論的核心。
最后是幾條建議。
第一,現在整體來看還是總書記講的那句話,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這里我們的科技創新、關鍵技術突破是重中之重,在未來能源、綠色低碳還要布局一批這樣的先導區、先行區、實驗區,來集中各類主體和要素,發揮攻關作用。同時也要從產業機制上進行培育,形成新機制、新政策,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要把能源革命、數字革命結合起來,建立未來交叉融合、融合共生的發展態勢。最后是大力發展未來壯大未來能源和綠色低碳產業,相信我們這樣的碳中和產業茁壯發展,未來是可期的。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