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引領、管理先行、重點突破、持續提升,三年三步走。”這是冀北秦皇島供電公司建設智能優質的配網網絡的工作方針。該公司持續打造冀北電力公司北斗衛星系統深化智能配網示范區,大幅提升配網自動化覆蓋率。
近日,記者從秦皇島供電獲悉,該公司智能配網示范區建設兩年來已初顯成效,秦皇島城市配網N-1通過率由72.6%提升至91.1%,中心城區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到83%,搶修到達現場平均時間縮短6分鐘,故障停電平均持續時間縮短14分鐘。
一體化管理全天候監控
6月2日,記者走進秦皇島供電海港區東部運維站二樓的調控中心,兩名調控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調控臺上一字排開的5臺電腦屏幕,全面監控著秦皇島東部供電轄區內所有架空線路、電纜線路、公用變壓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
“73支1,C項短路故障。”9時32分,裝有北斗系統的電腦屏幕不斷閃爍著這句黃色字體,監控人員張帛發現系統警報,立即將情況匯報給東部運維站站長李俊會。
李俊會帶領站內搶修人員,僅用時不到15分鐘就趕到北斗系統所顯示的設備故障點進行排查,并對供電設備進行緊急搶修。
“你看,這個就是我們站的 ‘前線情報員’。”順著李俊會手指的方向抬頭望去,記者看到北斗系統的故障指示器外形酷似飛碟,在龍營線10千伏架空線路的C項導線上,“飛碟情報員”亮出紅色。
“這就是故障點,絕對精準。事故搶修到達現場時間平均縮短5分鐘,故障停電平均持 續時間縮短15分鐘。”談起這個精準、高效的“情報員”,李俊會贊不絕口。
在智能配網建設中,秦皇島供電作為國家電網公司首家試點單位,將北斗衛星通信和配電自動化系統有機結合,應用北斗通訊的故障指示器等終端裝備,在河北一線、河北二線、南一線等9條線路,安裝100套北斗終端,實現了終端電壓、電流、功率等信息通過北斗系統傳輸至北斗配電設備監測平臺,形成了位置一張圖、時間一條線、通信一個網的綜合管理體系,實現了對配網運行狀態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形成了具有可推廣性的技術成果,為北斗系統融入智能配網管控積累了經驗。
高效快捷供電服務上臺階
“為民解憂,高效快捷”“電力及時雨,服務解民憂”。在東部運維站學習室小小的空間內,墻上一面面錦旗顯得格外耀眼。
“這是肯定,也是鞭策。”配電運檢室主任高宇告訴記者,原來秦皇島東部的用戶繳電費要坐二三十分鐘的車到市區的營業廳。如果線路出現狀況,搶修車從市區開到故障點,有時路上堵車的時間比搶修的時間還要長。
“如今智能配網建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高宇自豪地向記者介紹東部運維站的各種便利設施,小院南側為營業辦公區,負責整個東部區域的營業電費工作,具有方便秦皇島東部居民快捷繳費的一切功能。北側為運維站辦公區,配置工作人員9人、應急搶修車2輛。東部運維站是集監測、運維、搶修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區域性工作站點,由配電運檢室直接管理,接受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調控,是智能配網示范區建設的成果。
“現在,用戶繳費方便快捷,運維和搶修服務的時間也比以前縮短了一半以上,配網建設管理達到預期效果。”高宇說。
一流工藝擦亮智能新名片
在海濱路南山支線21號環網開關處,記者看到干凈整潔的用戶主變、斷路器和排列有序的絕緣導線,每處都清晰可見黃綠紅3種顏色和ABC字母標識。改造前的電桿排列參差不齊,用戶主變、斷路器上灰塵密布,三相導線高低錯落的景象已經難覓蹤跡。
高宇指著“北斗終端”告訴記者:秦皇島供電標準化線路試點,嚴格執行國網公司項目儲備“一圖一表”、設備造型“一步到位”、建設工藝“一模一樣”、管控信息“一清二楚”的“四個一”建設標準,對柱上變壓器、電纜附柱、智能配電箱、計量箱、標識標牌進行改造。
目前,10千伏南二線分支線路,導線型號為JKLYJ-240,總長度2076米。共掛接公用配變15臺,容量6670千伏安,用戶專變21臺,容量6005千伏安。南線改造后,為秦皇島地區架空線路標準化建設起到了標桿、示范、引領作用。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