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不久全國“兩會”上,國家發改委在召開記者會時明確指出,今年去產能將擴大到煤電,煤電產能要去5000萬千瓦。這意味著,煤電項目將遭到大面積的淘汰、停建與緩建。有媒體觀察犀利地指出,留給煤電行業的,只剩下提升效率一條路。
發改委的明確表態,將加速推進中國電力發展的轉折和結構調整。而火電的另一支柱,天然氣發電,作為相對清潔的能源,雖然確實符合國家的一系列要求,但其并不能掩蓋“煤改氣”在當前中國現實環境下因經濟、環境效益,能源安全等招致的非議。氣電看似前景可觀,但所處境地與煤電其實根本上相似,機遇更在質的提升。
中國乃至世界能源市場在轟然轉向,然而面對的又是火電發電量占到了世界發電總量63%(煤電41%、氣電22%)這般的苦澀事實。大變革的時代,蘊藏的還有大機遇。剝離金融,回歸制造,GE通過向數字工業轉型,希望可以把住時代的脈搏。
煤電改造 傳統能源支柱的新鮮突破
今年3月,GE宣布成立了GE全球煤電創新中心。通過硬件及軟件兩個方面對煤電廠進行升效改造。根據GE“綠色創想”計劃最新的研究發現,通過對現有軟硬件升級換代,全球燃煤電廠有望降低11%的二氧化碳排放。
GE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空氣質量控制系統將能夠幫助電廠進一步減少排放,幫助電廠從容面對最嚴格的排放標準。根據測算,采用GE超超臨界技術的新建燃煤發電廠可以實現高達49%的運行效率,在電廠的生命周期之內,每一個百分點的能效提升都意味著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約兩個百分點。
國電寧夏石嘴山電廠的6臺33萬千瓦機組,眼下就正在進行由GE 煤電創新中心實施的汽機通流改造。改造完成后,石嘴山電廠每千瓦時將減少12克煤耗,每年節省標煤約10 萬噸。此外,電廠第6臺改造機組的發電出力將增加2萬千瓦,機組使用壽命和維修間隔也將延長。
燃氣升級 未來能源發展的前進方向
位于漕涇的上海化學工業區,規模居亞洲之首。園區內企業對電力和熱能日益增長的需求,加上中國電力發展的大趨勢,對上海漕涇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漕涇熱電)提出了提高電廠性能指標和可用性的迫切要求。為了應對這一壓力,漕涇熱電將目光放在了燃機硬件改造,并在最近與GE發電服務簽署協議,成為了GE實施的中國首例9FA先進熱通道升級工程。
作為GE Fleet360全廠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先進熱通道硬件解決方案可將燃氣輪機的出力提升6.4%,熱耗率降低約1.7%。漕涇熱電的升級完成后,在不增加排放的前提下,園區將獲得更多的電力和熱能,此外產生同等電力所需燃料也將大為減少。
目前,不論是采用先進技術設備的新建電廠,還是硬件已經獲得升級改造的現役電廠,仍舊需要通過部署傳感器、數控裝置和數據可視化監控裝置來進行運行監測和調控。
根據GE“綠色創想”計劃的研究發現,通過對現有軟硬件升級換代,全球燃煤及燃氣電廠全年有望降低10%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美國95%的汽車排放量總和。由此可見,將軟硬件解決方案綜合應用到現有燃煤、燃氣電廠進行升級改造,起效快且性價比高。對于致力于能結構調整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國家及企業而言,這無疑是值得大力投入的發展路徑。
“小”提升帶來大機遇
2015年,GE公司董事長兼CEO伊梅爾特指出了數字工業的威力所在:“1%”。未來15年,1%的商用航空燃料節省意味著300億美元的成本;1%發電效率提升意味著節省600億美元燃料……以煤電為例,中國在2015年已將平均凈燃煤效率提升至39%,而GE提出的數字電廠解決方案還能將電廠效率提升1.5%,一家百萬千瓦電廠每年可因此減少35000噸煤炭消耗。
GE全球煤電創新中心負責人兼GE發電服務產品線副總裁Michael Rechsteiner曾表示,現有煤電裝機容量不會一夜消失。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通過對現役燃煤電廠進行靈活性和節能改造不僅可以對減排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還可以確保為社會供應可靠且經濟實惠的電力。GE擁有一系列蒸汽發電解決方案和排放物控制技術,這些技術與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相結合,將可以幫助燃煤電廠平均提效4%。
去產能挑戰也好,“煤改氣”爭議也罷,在GE的洞察中,閃耀著的是整個火電行業減排增效的迫切需求,及其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更值得側目的是,目標成為一家軟件公司的GE,朝著數字工業大踏步前進,在硬件層面的耕耘卻沒有半點拖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