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解振華3月7日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聯組會上發言稱:污染治理首先要從源頭上下功夫。“現在天氣好,是人努力、天幫忙,而如果人不努力,天也幫不了多大的忙。”
解振華對當前治理環境污染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確保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能落地,并且對污染源進行治理。他認為,能實現“奧運藍”“閱兵藍”“APEC藍”,說明治理霧霾污染時,短期內采取的措施和力度、防控對象和范圍、找到重點污染源,都是有效的,所以要有充分的自信。
解振華舉例指出,污染治理實施措施是要不斷完善的。比如,冬天取暖季霧霾增多,因為過去燃煤散燒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散燒煤的量增加到4000萬噸。所以近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治理散燒煤,是有針對性的。此類措施的目的是解決污染源的問題。
第二,要依法管理、依法治污、嚴格執法,確保環保的各項標準措施能落地。治源降污和依法管理、執法之間,重要的結合點是標準制定,尤其是污染排放的行業標準。這涉及到判斷企業是不是守法、主管部門是不是按照標準嚴格執法和監督檢查。
“很多問題就出在執法不嚴,排污企業沒有嚴格守法。標準公布了很多年,據我們了解,排污單位達到排放標準的只有50%。”解振華說,“這些標準基本上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如果說能夠全部達標,空氣質量肯定會有很明顯的改善。”
嚴格執法方面,解振華認為,要對偷排、造假嚴厲處罰,并追究法律責任。目前《刑法》和《環保法》已經接軌,對嚴重偷排、超排、造假的要判刑。“嚴重的排放污染,其實就是在謀財害命。”解振華說,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和法律責任。不能再出現“守法不香、違法不臭、不執法無責”的現象。
最后,解振華表示,治理環境污染的治本之策,是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上下功夫,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這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已有約束性要求,包括各行業、各領域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清潔能源,實現低碳化;節約利用資源,要做到減少排放,發展能達到近零排放的循環經濟。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