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沒有邊界
碧海、藍天、白沙、紅蝦、綠樹,可愛的湛江,五彩的湛江,繽紛靚麗的湛江.…
這是人們對原生態湛江的美好印象。
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濱城市湛江,是廣東省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以優美的生態環境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大休閑城市”等多項榮譽,在環保部測評的629個城市空氣質量中曾經排名全國第二。
然而,空氣不能當飯吃。缺少工業支撐的湛江要改變經濟落后面貌,近年引進了鋼鐵、煉化、紙業三大工業項目,并且全部落戶在東海島上。這樣,經濟發展有了依托,富裕起來的夢想有了希望,但渴望富裕的東海島居民又有了新的憂慮:這些項目會不會造成海島空氣和環境污染?經濟發展了,碧海藍天沒有了?地方政府的希望是:既要經濟發展,又要碧海藍天。
責任和壓力落到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身上。寶鋼和中冶對此承諾,要將湛江鋼鐵建成“全球排放最少、資源利用效率最高、企業與社會資源循環共享”的綠色鋼鐵企業。
在人們的習慣思維中,鋼鐵和環保原本就是一對矛盾體。沒有污染的綠色鋼鐵企業如何打造呢?記者在現場采訪中了解到,寶鋼和中冶在項目建設中堅守環保底線,統一環保意識,堅持綠色第一,將其列為國內第一個環境監理鋼鐵建設項目,在思想觀念上打破壁壘界限,不僅企業間相互攜手,還與政府共同配合,讓環保成為整個東海島的一致目標、一致行為。
在東海島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內,寶鋼湛江鋼鐵項目和中科煉化一體項目比肩而立。中科煉化項目總投資590億元,是中國政府與科威特政府在油氣領域合作建設的一個重大項目,設計煉油加工能力1500萬噸/年。在項目規劃布置時,政府積極協調,企業相互合作,從東海島整體利益出發,打破過去專業條塊分割狀況,做到環保和資源利用沒有邊界,產業之間協調發展,湛江鋼鐵的煤氣供中科煉化用來制氫,中科煉化將同等的熱能供給湛江鋼鐵,資源、能源、公用工程一體化配置,汽、水管網互聯,電、氣等設施共建,產品加工深度合作、合理分工,氧氣、氬氣、氮氣設施由湛江鋼鐵統一建設,中科煉化不再重復投資,利潤由兩家共同分享,整個東海島工業園區形成一個統一高效的循環經濟體系。
在項目建設施工中,各方共同恪守“三不”原則,即節能環保水平不降、核心工藝裝備不少、運營成本競爭力不減。為保護湛江的碧海藍天,勠力同心,不惜代價,目前在湛江鋼鐵節能環保方面的投資已經達到80多億元,采用成熟節能環保技術116項。
中冶賽迪與寶鋼發展在東海島聯合投資成立了含鐵固廢處置中心,形成了資源一產品一廢物一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體系,使湛江鋼鐵成為全國首家含鐵塵泥百分之百廠內循環使用的鋼鐵企業。
中冶建研總院是我國土木工程和環境保護專業領域里的大型綜合性科研機構,建院以來共獲得科研成果26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及省部級成果獎近700項,編制修訂國家規范、規程及行業標準200余項。他們發揮企業科研技術綜合優勢,打破企業之間的壁壘,與寶鋼湛江鋼鐵達成了環保設施BOO合作意向,2010年4月投資11億元設立了“湛江中冶環保運營管理公司”,以全新的“BOO”運行模式建設鋼渣處理及非工藝除塵設施,為湛江鋼鐵提供永久性的環保設施運營管理服務,項目包括鋼渣處理和非工藝除塵兩個子項,其中鋼渣處理子項使用熱悶處理和滾筒處理兩種工藝,非工藝除塵子項包括原料、燒結、煉焦、煉鐵、煉鋼除塵五個單元。
記者隨同湛江中冶環保運營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海濤來到施工現場,占地20畝的鋼渣處理項目正在全面推進之中,現場辦公樓即將人駐。據他介紹,環保BOO項目的實施,實現了高爐渣、轉爐渣等固廢即時綜合處理,90%以上的廢渣返回高爐作為煉鐵原料得以循環利用,在減少和杜絕污染的同時,也實現了企業間的合作共贏。同時這個項目也形成了以生產促科研、以科研促生產的良性循環,有效提高了科研轉化效率,實現了企業環保板塊的創新驅動發展。
同樣利用環保技術優勢造福地方和業主的還有中冶海淡公司,他們攜手中冶賽迪、中冶十七冶正在建設的海水淡化工廠巳見雛形,項目采用熱法海水淡化技術,建成后每天可凈化海水3萬噸,既可實現鋼廠余熱蒸汽的零放散,又提高了鋼廠設備冷卻效率,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同時也減輕了鋼廠生產對地下水源的依賴,把海島有限的水資源更多地讓給居民。
聚力節能減排
綠色、循環、可持續作為湛江鋼鐵的建設宗旨,幾乎在每個系統單元項目的設計施工中都有所體現。
燒結項目是集大成者。
燒結廢氣含有重金屬、二噁英和粉塵等污染成分,是最難治理的廢氣之一,也是湛江鋼鐵項目大氣環境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占有我國300平方米以上燒結機設計生產80%市場份額的中冶長天,為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地位,近年不斷延伸產業鏈,加快推進技術成果產業化,提高產品的節能環??萍己?,先后成立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和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專事燒結機本體、液密封環冷機等專有專利高端裝備制造和余熱發電、煙氣凈化等EPC、EP高端環保項目的組織管理。在湛江鋼鐵兩臺550平方米燒結機設計中,他們依托國家863課題“工業爐窯煙氣排放控制技術”研究成果,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活性炭煙氣凈化工藝技術、液密封技術及成套裝備,成功應用到湛江鋼鐵燒結項目上,并對配套的兩臺600平方米環冷機的廢氣余熱進行潛能挖掘,利用余熱鍋爐產生的兩種余熱蒸汽進行發電,使燒結環冷生產線余熱煙氣得到充分利用。
中冶長天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彭建宏和設計師彭杰向記者介紹,湛江鋼鐵在國內首次采用中冶長天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活性炭煙氣凈化裝置,既脫硫又脫銷,效果比國夕卜大幅提高;采用中冶長天自己設計制造并具有100多項專利技術的液密閉環冷機,漏風率減少到5%以內,余熱發電達到噸礦20度的水平;采用環保凈化綜合工藝技術后,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塵等排放濃度大大優于國家標準,每年通過回收環冷機的低熱值廢氣可發電2.28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4.88萬噸,副產硫酸約2.3萬噸,可有效降低燒結礦的生產成本,實現湛江鋼鐵的“綠色”夢想。可以說,湛江鋼鐵燒結項目是中冶長天專利、專有技術產業化進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早在一年前,中冶集團暨中國中冶董事長、黨委書記國文清在湛江鋼鐵項目檢查工作時,了解到中冶長天依托科
技產業化發展的情況后,評價道:從設計研發產品,到設備成套集成,既保護了自主知識產權,又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對他們的發展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與中冶長天結對子、承擔燒結工程施工的是上海十三冶。他們憑借燒結項目施工獨到的技術管理優勢,將設計師孵化培育出的一粒粒綠色夢想的種子,植入沃土,除草施肥,辛勤勞作,促其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逐漸長成綠色的叢林。這個過程歷時19個月,期間困難重重。因為之前燒結項目施工大多為單體,而湛江鋼鐵卻是兩座特大型550平方米燒結機同期建設,針對東海島海潮、颶風、雷電頻發特點,框架設計為混凝土結構,單體設施多,作業場面窄,危險系數高,施工難度大;10個煙囪,最高達200米;活性炭煙氣凈化裝置混凝土量7000立方米,設備安裝量1.7萬噸,實際工期只有短短6個月。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施工的艱難和不易。記者在現場看到,燒結項目13層平臺上施工熱火朝天,活性炭煙氣凈化裝置安裝基本就位,200米的大煙囪巳經高聳藍天。因為施工進度領先、綜合指標考核靠前,燒結項目部被湛江鋼鐵評為2014年度“優秀項目管理團隊在燒結項目部辦公室,記者分別采訪了陳玉、耿強、聶小龍,他們都是上海十三冶湛江分公司的臺柱子,分別擔任著分公司黨工委書記、副經理、總工程師,共同主抓燒結這個環保關鍵項目。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仨人居然還是大學同班校友,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班級,2002年又選擇了同一家央企入職,被分配到不同的單位和不同的崗位,十幾年后又因為同一個夢想和同一份責任相聚在同一個項目。
讓原料住進“別墅”
站在湛藍如洗的南海邊,遙望建設中的湛江鋼鐵基地,有兩個類似蒙古包的奇特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走進去才感覺到里面的空間好大,造型也頗為新奇,密如蛛網的鋼構在頭頂縱橫交錯,編織出似夢似幻立體感的穹廬美景。這是湛江鋼鐵的原料儲煤倉。原料單元項目由中冶賽迪設計,上海寶冶和上海五冶分工承建。現場的施工人員向我介紹。
這么漂亮的“別墅”讓黑乎乎的煤炭來住?我有點驚訝。
這里的居住面積還小些,前面還有更大的棚子呢。
順著架設空中的運輸通廊向前,果然有兩個正在施工的巨型“大棚”。目測過去長度起碼有六七百米,跨度估計也超過了百米,鋼結構的網架和屋頂面板正在敷設之中,放眼望去,現代化大工廠的氣勢如虹。
據了解,工業原料儲存有多種模式。過去為了節約成本,很多企業都采用露天堆放的辦法。有些企業盡管采取了防塵措施,但輸送環節大多還是敞露的。湛江鋼鐵原料項目設計時,針對東海島風大、雨多、腐蝕嚴重等特點,堅持環保最高標準,采用現有技術水平下的最先進配置,讓原料住進全封閉的“別墅”。不僅住有其所,行也有“專列”一享受著全封閉皮帶自動輸送的待遇,原料乘船而來,“腳”不沾地,就可以直接進入輸送帶,真正實現了用煤不見煤、用礦不見礦、運料不見料的綠色清潔生產,其防風防雨防曬防腐效果在全國名列前茅,其噸鋼綜合能耗575千克標煤,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
類似“別墅”這樣精美又實用的設計還有不少。湛江鋼鐵總體規劃設計既注重生產線排污控制,又注重生態景觀的打造,在總圖布置中,設計師充分利用農田果園、景觀林帶、魚(蝦)塘水域效果,實現生產、生活、辦公、休閑功能區域的自然合理劃分;在生產區與辦公、生活區之間開挖兩個120萬立方米容量的人工水庫,既收納了雨水,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又美化了環境,調節了氣溫,在焦化單元劈出一片帶狀人工濕地,讓綠色植被秀出鋼廠的“荷塘月色”;在廠區規劃出三縱六橫寬敞道路,道路周邊綠化面積為49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7.8%,姹紫嫣紅,雕塑點綴,營造出南海綠島特色景觀,與東海島“第一長灘”、湖光巖美景爭相媲美;打造出環境與城市和諧共融的花園式工廠用“固體音樂”和“綠色音符”展示中冶集團國家隊的實力和水平。據悉,現在已有不少單位和市民乘車前來廠區參觀,親眼見證湛江東海島永遠的碧海藍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