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5月,山西省煤炭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131萬噸,下降11.1%;
5月,河北省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3.4%,山東省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9.5%……
今年以來,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取得了積極進展。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原煤、粗鋼產量同比分別下降9.7%和1.1%。但同時也需看到,當前價格波動導致的復產問題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和地方政府去產能的決心甚至有所動搖。
“要積極行動,攻堅克難,確保今年壓減粗鋼產能45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2.5億噸以上的任務順利完成。”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近日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強調。
近20個省份立下“軍令狀”
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天津、重慶、江蘇、山東、安徽、河北、湖北、山西、四川、廣東、貴州、甘肅、浙江、云南、上海、湖南、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個省份公布了去產能目標。
內蒙古明確,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改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力爭3年內引導退出煤炭產能1億噸。
產煤大省山西印發《山西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到2020年,該省將有序退出煤炭過剩產能1億噸以上。
山東省在《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2016年至2018年,鋼鐵、煤炭產能分別壓減1000萬噸、4500萬噸以上。
天津印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實施意見》,將以鋼鐵行業為重點,實施消化、重組、改革組合拳,2020年前壓減粗鋼產能900萬噸。
重慶印發《重慶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兩至三年內,煤炭產能要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煤礦數量壓減到70個以內……
據了解,目前,國務院確定的去產能目標任務已全部分解到各地和中央企業,國資委與中央企業分別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相關部門已制定了獎補資金、財稅、金融、職工安置、國土、環保、質量、安全等8個配套文件,2016年中央基礎獎補資金已經預撥到各地。
“各地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就是軍令狀,年底要盤點交賬!”徐紹史強調。
警惕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當前,隨著市場的變化和價格的波動,化解過剩產能面臨新挑戰。
以螺紋鋼為例,在經歷長達5年的價格低谷后,今年2月開始迎來一波強勁反彈行情。根據中國聯合鋼鐵網的調查,隨著國內鋼材價格急升和鋼廠增產,全國已有68座高爐恢復了生產,估計產能達到5000萬噸。這一情況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覺。
“目前去產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有些地方去產能決心出現了動搖,對此需要保持清醒認識和戰略定力。”徐紹史說。綜合有關地方及企業實際情況看,去產能工作面臨著任務艱巨、情況復雜、時間緊迫等困難,特別是要完成今年全年去產能任務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近日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各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化解過剩產能負總責”的要求,地方各級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也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把責任層層細化分解到位、督查到位。沒有完成的將被嚴肅追責。在時間表上,會議要求各省區市務必要在7月15日前,將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目標責任全部分解到市縣和企業。
“要把2016年壓減數量具體明確到每臺設備、每個礦點,不得出現漏洞和死角。要在7月底前全部編制完成每個退出產能項目及其任務量的具體時間進度表。”徐紹史強調。
全力破解人員轉崗及債務難題
當前,一些地區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在這一情況下,如何順利地推進去產能,同時又妥善安置職工、處置好企業債務等現實問題,都需要堅定改革決心,加快改革進度。
據初步估算,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過剩涉及約180萬職工。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啟動實施“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從2016年開始,利用5年時間力爭使有培訓愿望的企業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接受一次相應的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
為確保完成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目標,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明確了下半年的政策方向——
一是注重運用法治化、市場化方式化解過剩產能,綜合運用安全、環保、質量、能耗、產業等政策手段,強化法規標準約束和監管。二是嚴控新增產能,堅決防止邊減邊增,各地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原則上3年內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三是加快提升鋼鐵煤炭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市場化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優勢企業開展上下游兼并重組,支持龍頭企業做優做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