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廣泛的再生資源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往往由于規模小、融資能力差、抗風險能力低等特點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制于相關的技術和資金瓶頸,發展相對比較緩慢。具體到產業的資金流上不難發現,與在供應鏈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的產品資金回籠周期比較短,往往融資難與現金流阻滯的問題交織在一起,這就構成了當下的產業貧血癥狀。
研究對象的產業背景
作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再生資源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擴大,再生資源產業的集約化與現代化速度令人矚目。
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特別是跨境電商正在逐步向再生資源領域邁進,一個“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基于再生資源產業與全球大宗商品的契合與關聯度越來越大,再生資源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在逐漸地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自從我國實現入世以后,再生資源產業的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迅速崛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和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
自2000年以來的十多年中,中國再生資源的進口量一直占全球貿易量的60%以上。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不僅刺激了大宗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也促進了金融服務業與實體經濟的高度融合。
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而經濟與社會發展又極度不均衡的國家。盡管從行業發展來看,再生資源產業體量巨大,產品品種齊全,再生資源產業的總體規模全球矚目。但是,分布廣泛的再生資源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往往由于規模小、融資能力差、抗風險能力低等特點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制于相關的技術和資金瓶頸,發展相對比較緩慢。
具體到產業的資金流上不難發現,與在供應鏈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的產品資金回籠周期比較短,往往融資難與現金流阻滯的問題交織在一起,這就構成了當下的產業貧血癥狀。有鑒于此,開展再生資源企業供應鏈融資問題的研究是十分緊迫的現實需求。
對今后供應鏈融資問題的思考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投資環境的改變,資源再生企業供應鏈的融資渠道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諸如互聯網金融、互助基金等新的融資方式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同時,隨著國家對于中小企融資難問題的重視,企業的融資環境、融資政策正逐步得到改善。供應鏈上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發展自己。金融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也使得我國金融體系的結構逐漸產生了變化,除銀行貸款以外,一些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資源進行自籌,并且國家鼓勵企業通過對資金的籌集來發展自身。
再生資源企業是以再生資源作為原材料或資源開展生產和銷售活動的公司形式。從宏觀上看,這一產業是建設循環型社會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是我國這樣一個制造業大國的現實需要。但是,怎樣生存與發展是企業最關鍵的命題。供應鏈融資是一條現實的路徑。
所謂的供應鏈融資,是指將供應鏈上的主要企業及一些相關的配套企業視為一個整體,根據鏈條上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和行業自身的特點所進行的基于貨權和現金流的金融行為。
資源再生企業的供應鏈融資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夠通過有效的金融活動來緩解相關企業之間的資金難、擔保難問題,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流暢的資金運作途徑,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再生資源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隨著這一產業的轉型升級,近年來其發展所需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除了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所需資金巨大之外,在新產品和新技術與新裝備上所需資金方面的需求也比較大,由此催生了資源再生企業供應鏈及其融資的功能。除了國家的一些財政專項支持資金外,企業自身還根據情況利用社會中的閑散資金來組織企業的發展。
通過表1中的2012~2013年我國資源再生行業融資的資金構成分析中可以看出,企業融資的結構主要以企業自籌資金為主,逐步降低了對于財政資金的依賴度。同時,對于銀行等風險較低的資金渠道的融資在逐年上升;而對于股市等風險較大的方式,企業則保持在一定的控制度以內,以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
2013年以來,隨著銀行對于融資環境和風險的考慮,商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和貸款門檻都進行了較嚴厲的調整,使得再生資源企業貸款愈發困難,貸款的手續和對于擔保人的要求也都使得這些企業無法及時地獲得相應的資金,這也是導致近年來該行業中的企業數量呈現下降趨勢的重要原因。
與此相反,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展理念的提出,促使“互聯網+再生資源+供應鏈金融”的新型發展模式產生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隨著形勢的發展,該模式逐步與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和共享的發展理念相結合,使得資源再生企業供應鏈的融資得到了有效的創新和發展,企業通過自籌等方式為自身注入了一些資金,使得企業能夠度過一定的難關,但是對于大的風險仍然無法實現順利的承擔。
直面再生資源企業生存發展的瓶頸,需采用辯證思維的方式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并制訂出相應的問題解決方案是企業管理者的第一要務。
如何創新從而走出困境?多數企業的問題癥結在于:一方面,決策者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規避風險的能力弱。再生資源企業要么是從計劃經濟下轉型過來的,要么就是一些家族小企業擴張而來,其發展與管理方式上盡管在遺傳基因各不相同,但都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其盈利模式是通過對于那些可再生資源的再加工和銷售來實現盈利,這種方式面對的困難就是資金與技術的支持。但如果沒有這兩項作支撐,生存尚且不保,更遑論發展發展,這就是困境之所在。在企業的管理方面,由于沒有可操作性的創新路徑,迷茫就難以走出。
其次,由于大宗商品長期低迷且價格風險比較大,一些投資者雖然看到這類企業可能產生的贏利點,但是在制造業普遍不景氣的今天,對于何時走出低迷、何時扭轉出口不暢局面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明晰,導致難以下定投資的決心,融資困難更大了。
再生資源企業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這一行業的供應鏈一方面包含一些資源開采和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環節,諸如家用電器回收拆解的補貼、廢鋼鐵價格的未來走勢、國際銅價格的波動和加工費水平等,這些原材料的供應與該企業或企業的經營狀況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這也就是說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預測但是影響大的不穩定因素。
其次,原材料市場需求不足、導致庫存的增加,另一方面銷售出去、而不能夠馬上將生產銷售的資金進行回籠,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致命性的,尤其是企業處于發展的階段時,往往會因為資金短缺、甚至資金鏈斷裂而導致企業崩潰。
再生資源產業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被動受擠壓的局面,是這一行業十分被動的根源之一。
以我國再生資源產業企業數量最多、體量最大的廢鋼鐵回收來說,由于眾多企業僅僅是廢鋼鐵再生利用產業鏈上的最低端,面對鋼鐵生產企業,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始終處于無話語權、無議價權的供應方,因為這些企業本身就沒有自己的加工能力和組織大批量貨源的能力,分散經營與企業間的協同能力低下,自然就成為壟斷性企業“砧板上的魚肉”、“夾在刁蠻公婆與無知丈夫之間的小兒媳”。因此,眾多廢鋼鐵回收企業生存尚且不易,何言發展?
再如我國的再生鋁企業數量眾多且產量巨大,但是再生鋁企業生產的鋁合金產品大多數都用于生產汽車零部件上,但是我國的汽車工業大多數都是國外品牌,利潤的大部分都被外商挾裹而去,真正留給零部件制造商的部分十分微薄;而作為零部件生產原材料供應者的再生鋁企業,不僅受著價格低迷的擠壓,微利甚至是虧損著仍然在維持生計的煎熬之中,而回籠資金之緩慢與苛刻,是這個行業普遍的憂傷。在這種狀況下,銀行又如何會痛痛快快地給你放水呢?
對于再生資源企業來說,其關鍵內容是如何通過技術的手段將低端產品延伸到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上,從而實現價值鏈上的升級。在這方面,再生資源產業的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面多眾多既無核心競爭力、又無產業雄厚基礎的小企業來說,盡早被兼并或者與大型企業融合可能是一條痛苦但卻非常現實的選擇。因為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往往會對所要投入的企業進行相關的評估、以判斷是否值得進行投資,如果企業賴以盈利的技術或產業基礎不具備的話,投資者是很難選擇投資的。
優化資源再生企業供應鏈融資的路徑
對于資源再生企業而言,在管理方式方面除了可以借鑒其他企業或者企業的管理方式外,要更多地站在本企業和本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中,通過對于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將客戶的需求滿足作為企業融資的終極目標,而不是把融入了多少資金作為最終目標,這樣能夠實現企業資金鏈的有效閉合,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
許多企業對于如何把握融資的“度”拿捏不好。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從企業自身來說,要通過有效的風險共擔途徑來化解發展過程中的危機。
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的融資路徑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線上+線下”的融資以及廣大的融資企業為資源再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渠道。但是,要通過對于企業和企業需求的分析來了解企業的資金需求,要充分把握融資的度,不能夠盲目地進行融資,避免因為供應鏈中的某個環節斷裂而導致整個資金鏈的難以閉合,這對于企業的影響是致命性的,不少企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迫淡出這個行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