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批復了云南、貴州和安徽三地輸配電價,不少同行開始比對分析、評頭論足。應該說,這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在此呼吁一下,輸配電價這么核心的東西,別看來看去的了,國家核定公布了,就趕緊“用起來”吧。
核定輸配電價是才是電改的頭號任務
回到國家文件,看看9號文。9號文提出的7個方面28項具體任務中,第一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就是“有序推進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第一項具體工作任務就是:單獨核定輸配電價。熟悉政府公文套路的,一定知道其中的分量,先說哪個再說哪個絕對是有講究的。放在最前面的,要么是前置條件,要么是最重要的。現在社會更加關注售電側改革、關注交易中心,無非是因為這些是新生事物,離企業更近一些。不代表售電側改革和組建交易中心比核定輸配電價重要。
輸配電價改革也配得上電改的“頭號任務”。作為承“發”啟“供”的輸配電價,連接的是發電企業和用戶。有了輸配電價,才可以考慮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實現購電價格由市場交易價格、輸配電價(含線損)、政府性基金三部分組成。沒有輸配電價,市場交易只能在政府定價的基礎上玩中國特色的“價差傳導”,形成一個政府定價為皮、市場競價為毛的奇葩組合。
輸配電價看起來眼花繚亂 用起來手忙腳亂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批復文件,3省輸配電價確有不少差異。這些差異可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對原有電價體系的適應和匹配。實際上,輸配電價核定的是電網企業的總準許收入,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計算總體輸配電價。至于公布的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只是總體輸配電價的一種分解,電網企業能否通過公布的輸配電價收回核定的準許收入,還有一定的未知數。因此,另外設置了平衡賬戶和調整機制。核定輸配電價有成本監審、電量預測、電價分攤等幾步關鍵的工作,每一步都非常專業,行外人是看不太明白的。
看不懂不代表不會用啊。遺憾的是,輸配電價真的沒用起來,各地也沒做好用的準備。因此猜想,國家發改委才發文要求:參與市場交易的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由用戶或市場化售電主體與發電企業通過自愿協商、市場競價等方式自主確定,電網企業按照本文件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
看看國家能源局發的監管報告中描述存在的問題:
專欄14:部分省份在電力直接交易中未執行國家核定的輸配電價
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先后核定了福建、甘肅、安徽、浙江、江蘇、重慶、黑龍江、湖南、貴州、云南、河南等省份的用戶直接交易輸配電價。但云南、湖南、甘肅等省份在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工作中未執行國家核定的輸配電價,河南省在部分電力直接交易中有選擇的未執行國家核定輸配電價。
當然沒有執行輸配電價也有原因的,比如重慶核定的輸配電價是多年以前的,不能反映電網當前的成本。現在國家公布了最新的輸配電價,各改革試點省份有考慮應用在實際交易中嗎?未必。
輸配電價用得好既能解決電力行業產能過剩 又能給工商業減負
電力行業已經產能過剩這個不用證明了。但是如何淘汰落后產能呢?大部分觀點都會提到要市場化,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就要用好輸配電價。當前發電側降價空間還非常充足,有的中型的發電公司一家的利潤就上百億,比第二大電網公司的利潤還多。目前,燃煤發電的邊際成本在0.2元左右,水電的邊際成本更是接近于零,建立了競爭充分的市場,自然會完成去產能,用戶的用電成本也降低了,可謂一舉多得。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