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不僅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一,而且在2015年一舉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累計裝機第一大國。而進入2016年,中國光伏產業再次迎來爆發,上半年即已出現歷史性的搶裝潮,電站規模得到迅速擴張。
然而在中國光伏行業迎來空前盛況之時,一些行業問題也逐漸凸顯:西北棄光限電問題不但沒能緩解,反而有惡化趨勢;作為光伏電站未來之星的分布式光伏一直沒有得到發展;最重要的是,面臨光伏補貼的逐步下調,我國光伏行業還沒有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保證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
所謂盛極必衰,近幾年中國光伏行業的高歌猛進使得整個行業沖擊到了一個高點,而經過2016年上半年的搶裝潮之后,面對諸多行業問題與挑戰,光伏行業已然迎來了發展節點:要么克服困難繼續昂首前行,要么陷入困頓迎來發展低谷。在這關鍵的時期,光伏行業又該如何接下挑戰、繼續前進的步伐?
縱觀中國光伏行業的整個發展歷程,國家政策一直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只要還沒進入平價上網時代,整個行業的發展就必須要依賴國家政策。所以,面臨光伏行業的發展節點,想要看清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機遇,就不得不先分析清楚,當今的光伏行業處在一個怎樣的政策大環境之下。
2016年光伏政策解讀
2016年以來,國家出臺的光伏政策可謂接連不斷,而對這些光伏政策進行仔細研讀可以發現,這些政策大抵可以分為三類。接下來我們就分類來說說2016年的光伏政策。
(一)光伏扶貧政策
如果要評選2016年光伏界的熱詞,那絕對少不了“光伏扶貧”。早在2016年伊始,國家能源局就在《關于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中表明了全力扶持光伏扶貧的態度。在2016年“兩會”期間,光伏扶貧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在湖北能源局率先印發《光伏扶貧工程實施方案》之后,陜西、江西、安徽、河北、山西、云南、山東等地紛紛出臺了光伏扶貧相關政策。《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編制大綱》也在今年5月份出臺。眾多政策與利好紛至沓來,光伏扶貧成為了2016光伏界的寵兒。
在中國分布式光伏發展一直難達預期的情況下,光伏扶貧的發展將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提供寶貴的融資、建設等經驗,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架橋鋪路。聯系國家與企業對光伏扶貧的情有獨鐘,光伏扶貧將是未來光伏行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二)光伏消納政策
2016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熱火朝天的搶裝潮;另一邊卻是西北地區越來越嚴重的棄光限電。棄光現象不但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費,還對整個光伏行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為了加快解決棄光限電問題,2016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然而,該鼓勵政策出臺之后,棄光限電現象并沒有得到緩解,或許正因如此,國家發改委與能源局此后打起了消納政策“組合拳”。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關于調查落實光伏發電建設條件的通知》、《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接連發布。從鼓勵政策到強制性政策,國家終于開始對棄光問題“動真格”了。
(三)光伏補貼政策
光伏扶貧政策謀求的是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光伏消納政策整治的是行業內的隱疾,而2016年的光伏補貼政策,卻從母親般的溫暖懷抱轉變為了嚴師般冰冷的教鞭。
事實上2016年國家并沒有出臺新的光伏補貼政策,所謂的“630”大限,指的是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頒發的《調整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該政策將我國一類、二類資源區的光伏上網電價分別降低了10分錢、7分錢,三類資源區降低了2分錢。
由于2016年以前獲批的光伏項目如果能在2016年6月30日以前投產,則仍能享受當前電價。為了享受更高的電價補貼,各光伏企業不約而同的加快了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擴張,在上半年掀起了罕見的搶裝潮。
如今,“630”大限將至,搶裝潮結束,而令光伏企業“壓力山大”的是,“630”光伏上網電價的下調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侯守禮表示,我國將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建立補貼逐步下調機制,直至取消補貼。這就意味著在“630”之后,中國光伏行業將正式踏入一個艱難的“斷奶”時期。這對光伏產業形成的壓力不言而喻。
2016年市場環境與機遇
綜合來看,2016年的光伏政策跟往年一味的支持與力挺已經有所不同。在2016年,國家不但顯示了整治光伏行業的決心,還給光伏產業的發展施加了更大的壓力。這在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下發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中得到了體現,《指導意見》指出:我國部分地區存在光伏發電項目資源配置不科學、管理秩序混亂等問題,阻礙了光伏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影響了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此提出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
不難發現,國家正利用項目管理、消納、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倒逼光伏行業加速發展。前有消納難題,后有補貼下調,加上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光伏市場的機遇又在哪里呢?事實上,在當下光伏電站規模得到了空前擴張的基礎上,結合國家與光伏市場對電站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未來光伏市場的機遇將出現在光伏電站運營維護。
電站運營市場需求巨大
據能源局統計,僅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就達到了714萬千瓦。而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表明,2016年全國將下達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專家表示,加上扶貧及領跑者計劃指標、分布式等項目,今年指標規模實際高達20GW以上。而參考一季度的火爆,業內普遍認為630前新增裝機將突破15GW。與此同時,630之后光伏補貼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所以630之后,越早裝的電站所享受的電價補貼就越高。業內專家預測,2016年下半年光伏市場仍將保持強勁,甚至有可能再次出現搶裝潮。
姑且不論下半年會不會出現再次出現搶裝潮,結合市場趨勢,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國光伏電站規模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得到持續擴張。毫無疑問,電站規模的擴張能夠帶動整個光伏產業鏈的發展。但如今的光伏行業就像一個剛剛吃完一桌子山珍海味、肚皮滾圓的人,繼續吃或將吃成一個營養不良的胖子,所以對于光伏行業來說,現在最需要考慮的并不是如何再將光伏電站規模繼續擴張,而是如何將現有的光伏電站發揮出它應有的效益。
長期以來,我國光伏電站的質量情況并不樂觀,項目資源配置不科學、管理秩序混亂等問題一直存在。而在如今光伏電站規模迅速擴張之下,質量問題勢必成為光伏電站發展的攔路虎。是以,光伏電站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光伏行業亟需解決的大問題。與此同時,在光伏補貼下調時代,中國光伏行業必須尋找一切方法降本增效,以保證光伏電站長遠的經濟效益,否則當前的搶裝潮將成為末日前夜的狂歡。
面對越來越龐大的電站市場規模,如何通過運營維護來提高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降低運維成本,保障光伏電站收益的最大化,已經成為了電站業主和投資者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電站運營市場趨勢分析
目前,我國多數光伏電站還在依靠傳統的運營管理方式,傳統運營管理方式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已經無法滿足現今電站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隨著光伏行業的的發展,先進、高效、智能化成了光伏電站運營管理新要求。為了在提高發電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電站運營維護朝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趨勢。
所謂智能化運營維護,即將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高新技術與傳統光伏運營管理技術相結合,除了可以實現發電端的智能化運營維護、降低維護成本之外,還可以及時對光伏電站的逆變器和組串故障進行預防性報警,能最大限度減少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損失,提高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
結合國內光伏電站的市場現狀,智能化運營管理必將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發展。在當前穩定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化運營管理市場的不斷壯大,也對于光伏電站穩定性運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是以,在如今光伏電站規模迅速擴張的基礎之上。智能化運營管理已經站上風口。
企業如何緊握市場機遇
根據OFweek行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公用事業規模光伏運營維護市場將達到390GW。雖然我國對智能化運營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有很多光伏企業注意到了電站運維市場的機遇。光伏智能運營管理方案的開發不但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還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令人可喜的是,現今已有不少國內光伏企業研發并推行了光伏電站智能運營管理方案。這些方案大多擁抱互聯網,將光伏技術與各種高新技術進行了融合,有的側重于智能監控,有的側重于數據分析,還有的側重于智能云服務。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智能化運營方案雖然良莠不齊,但在一些前衛企業的努力之下,卻也不乏創新之舉。例如中國光伏電站領域知名企業北京金鴻泰科技有限公司,是業內最早提出并踐行“O2O”服務理念、最早為客戶提供一鍵式智能巡檢工具--智能診斷系統的領軍企業,這次又率先將智能無人機技術植入光伏電站運營管理方案,在提高光伏電站發電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電站運營成本。此外,根據市場發展規律,多功能、綜合性的運營方案將越來越受歡迎,各光伏企業也在積極布局,不久前金鴻泰公司就提出了“光伏發電運營管理大數據私有云平臺”建設思路,期望整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有技術積累,打造集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統計分析等功能于一身的運營方案,以期為電站業主提升電站品質、保障電站收益、提升發電效益,提供“最+”的智能光伏電站全面解決方案。
北京金鴻泰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周雙全博士認為,目前光伏電站智能化運營技術發展有以下三個主要脈絡:
一是圍繞電站設備故障如何智能化的“發現”,其本質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智能化故障診斷,及早發現設備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傳統運維方式的繁重工作量導致光伏電站基層員工的運維效率問題,其目的是提高電站設備的利用率;
二是圍繞如何利用智能化遠程集控智能運維手段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區域化檢修維護、遠程運維”,實際上這會涉及到對傳統以電站為單元個體的獨立管理模式的改變,其本質是智能化技術助力電站運維管理模式的改變。采用規模化、區域化、遠程化集中監控,可有利于科學界定管理層級的職責劃分和管理界面,可減少光伏電站的運維人員數量,進一步減少管理人員的數量。各光伏電站在高度集約化管理的同時,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化。在集中監控的技術手段支持下,帶動整個企業的組織設置、管理層級、職責劃分、績效考核等方方面的管理變革;
三是圍繞設備資產及備品備件的智能化管理。設備資產管理是通過初始數據錄入、線上實時狀態監測、線下現場檢測等手段,建立設備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備品備件庫存管理,是要實現備品備件集約化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庫存總量,優化庫存管理模式,改善備品備件儲備結構,實現庫存資源高效利用,提高資金使用效能和備品備件保障能力。
除上述三個主線之外,智能化運營技術還涉及到無人機智能巡檢診斷、灰塵清潔預警及自動清洗裝置、電站技改分析與決策、電站設備發電狀態預測及預警,等等。
在看清技術趨勢的情況下,再根據自身的技術實力與特點堅持技術創新是企業獲勝的關鍵。目前光伏企業應當把握技術趨勢,發展屬于自身的技術,這樣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把握住當前的市場機遇。
結語
中國光伏產業的降本增效之路,或許要從光伏電站智能運營維護開始。對于當今背負著光伏補貼下調壓力的光伏企業來說,正應當抓住電站運營管理這一市場機遇,使我國光伏電站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同時提升,以求從量變達到質變。可以想見的是,通過電站智能化運營維護的發展,我國光伏電站市場勢必煥然一新。這將在光伏補貼下調時代為光伏產業贏得寶貴的緩沖時間,使得我國光伏產業能夠在保持電站經濟效益的同時加速技術更新換代,最終在效率提升之下徹底不再依賴光伏補貼。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