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普樂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全民光伏PVPlus平臺)簽署了光伏大數據征信方面的合作備忘錄,開創了國內光伏行業開展大數據征信的先河。
據了解,長期以來,光伏業主、投資方等主體的征信問題是困擾光伏投融資正常進行的一大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冰鑒科技與全民光伏PVPlus平臺此次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將共同開發分布式能源交易及金融領域的大數據風控模型。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征信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分布式光伏限電、拖欠補貼等問題,銀行對此不熟悉,而投資分布式的市場主體是中小型民企以及個人,不在央行的征信系統中,銀行對此天然排斥。另一方面對于小項目的投資,銀行放貸成本高,線下工作量大。
其實投資分布式光伏的門檻并不低。
一座1兆瓦電站的投資額在800萬元左右,由于投資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大多為中小企業,銀行通常難以準確地區分其信用等級,鑒別成本花費較高。這導致的結果是,電站投資者很難從銀行得到融資。
為解決上述問題,上海曾在去年出臺了分布式光伏項目“陽光貸”政策,由政府提供擔保解決光伏融資問題。如果分布式光伏項目發生違約壞賬,損失總額的90%由上海市區兩級財政支付,而銀行只承擔剩余的10%。然而政府兜底只能為一部分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支持。冰鑒科技CEO顧凌云稱,目前國內傳統征信領域并沒有針對小微企業的專業化服務,比如更多關注其是否有資產抵押、企業存續時間以及財務情況等。小微企業通常經營時間很短,沒有可用的房產資源為抵押,另外財務報表的可信度也存疑。
“在過去,由于技術局限和成本考量,無論金融機構還是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都難以對小微企業的這些看似龐雜的海量數據進行梳理和分析,從而導致一些小微企業往往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借貸無門。大數據征信的運用,突破了從財報、抵押資產和擔保信息評價企業信用的傳統思維。”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大數據信用理論中,企業的信用是一種客觀存在,信用不應該僅存在于抵質押和擔保資源之中,更多地應該體現在企業的經營行為中,具體而言是存在于每一份訂單、貨單、倉單、稅單、賬單、工資表、社保表、水電繳費記錄等各項明細數據中。
負責分布式光伏項目貸款審核的第三方咨詢機構相關人士認為,大數據征信是否能解決分布式光伏融資的問題,關鍵在于這套征信體系是否相比銀行現有的體系更為有效,且成本低廉。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征信體系已得到部分銀行的認可,并且國內已有5家銀行采用了冰鑒科技的征信體系,與其合作的還包括多家P2P平臺和小額貸款公司。由此不難想象,如果大數據征信能夠得到全面推廣應用,必將有力緩解分布式光伏融資難的問題。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