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政府招標項目敗局調查
生物柴油制造可使“地溝油”變廢為寶,而不是經過地下鏈條回流餐桌,作為全國最早將“地溝油”處置進行招標的城市,上海曾被視為范本。然而,管理缺失之下,原料匱乏的生物柴油廠商無以為繼,該招標項目走進了死胡同。
2010年3月,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發布了關于武漢“地溝油”調查,觸目驚心的“地溝油回流餐桌”現象再次引爆全國范圍內的大批判。
如果這消息更早一些,滕家良會在氣憤之余興奮不已。因為由他擔任總經理的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器公司)是將“地溝油”變為生物柴油的正規公司,而那些將“地溝油”加工成食用油回流餐桌的黑作坊一直在與他們爭奪原料。
但現在,滕家良卻已無暇顧他。他所在的上海中油企業集團已經投資4000萬元的中器公司,從2009年3月開工以來就因原料匱乏和價格高漲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這個虧損企業是2005年上海市市容環衛局(現為“上海市綠化與市容管理局”)通過招標確定的兩家廢棄油脂(即“地溝油”)處置單位之一。
按照當時被授權負責這個項目的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以下簡稱“廢管處”)與這兩家公司簽訂的協議,他們應保證下轄的收運公司將上海市地溝油全部送到這兩家公司,作為其生產原料。
事實卻并非如此。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平均每月廢棄油脂的收運量約900噸。但是,日處置規模40噸的中器公司2009年平均每月收到的原料僅為106噸,根本不能與產能匹配。
相比起仍在苦苦支撐的中器,另一家中標單位上海綠銘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情況更差,目前已經停產。“我們投資的8000萬元恐怕要打水漂了。”綠銘董事長葉正堯無奈地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要害在于,其他地溝油到哪里去了?
一個城市整治管理地溝油的范本,正徘徊在崩潰的邊緣。
形同虛設的招標項目
當2005年上海市決定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建設廢棄油脂處置項目時,被當作“地溝油”管控的典范。
根據2005年4月出臺的《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廢棄食用油脂由市市容環衛局負責組織處置,通過招投標確定處置單位,并組織實施處置監管。各區(縣)收集的廢棄食用油脂,以及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分離的廢棄油脂,必須納入統一處置渠道,不得自行處置。
執政策“尚方寶劍”,中器和綠銘兩家企業應運而生。
“上海招標模式在全國范圍內走在最前面:由環衛部門收集地溝油,送往政府指定的處置單位,控制其不流向非法加工窩點,制成生物柴油后又可創造經濟價值,一舉兩得。當仁不讓地成為上海市政府重點項目。”滕家良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項目中標后,全國各地到中器來“參觀取經”的城市代表紛至沓來,令他記憶猶新。
然而,自從開始運營起,兩家企業便陷入虧損、停產的尷尬境地。
綠銘的業務主要是預處理“毛油”(從產生單位收集的未經處理的廢棄油脂),其規模更大,日處理能力達60噸。自2008年6月正式運營以來,綠銘的年平均虧損額為900萬元。“原料短缺使我們總是開工不足,原料價格不斷攀升也造成了我們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倒掛。”葉正堯不堪重負,最終決定停產。
當然,綠銘的停產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上海市廢管處處長吳文慶說:“2008年6月綠銘開始試運行,當時廢管處下發文件并先后多次召開協調會,明確上海收運企業的處置指導去向,在該廠運行的幾個月里,各收運企業進油約2400多噸(經過初加工后形成毛油達800多噸),但綠銘公司受企業自身技術和工藝不穩定因素,只能對協調提供的地溝油進行初加工,該廠產品的銷售受阻,資金斷鏈,拖欠各回收企業的收購成本達200多萬元,仍有約99萬元虧欠至今。”
2009年3月開始運營的中器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據滕家良透露,中器公司2009年全年虧損600萬元,“預計今年還要虧損600萬~700萬元。”
滕家良說,目前收購廢棄油脂需支付約4000元/噸的費用,處理成本是2000元/噸,而售價則為約5000元/噸,大概每噸虧損1000元。
傳說中的1200元/噸
當年上海市作為重點項目的“地溝油變生物柴油”,似乎走入了一條死胡同。
除成本外,兩家公司相同的問題就是原料供應不足。
2005年中標后,兩家公司與上海市廢管處簽訂了《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協議》(以下簡稱《處置協議》),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原料供應和原料價格。而這也是直接影響一家生物柴油公司存續的關鍵所在。
《處置協議》中規定了作為甲方的上海廢管處的責任:提供廢棄食用油脂處置所涉政府的有關優惠政策待遇信息;對廢棄食用油脂的收運及處置進行宏觀調控。
《處置協議》規定:在2007年12月31日前,收運單位送到工廠的廢棄食用油脂含油率超過90%(含90%),收購費用為人民幣每噸1200元整。自2008年1月起,如果協議任何一方認為有必要調整收購價,將協商制定或由權威評估機構進行價格評估。
1200元/噸的確是驚人的低價,即使放在簽訂此協議時的2006年12月,也不到當時的市場價約3000元/噸的一半。如此大的優惠力度當然令兩個中標企業欣喜若狂。
然而,當2008年6月綠銘試運行時,廢棄油的收購價已飆升至3500元/噸。“廢管處要求我們按照市場價來算,我們也沒辦法。”葉正堯說。
而到了2009年3月中器開始運營的時候,這個價格已經到了4200/噸。
“這個1200元的價格就像個幌子,別說摸不著,我們甚至都看不見,只是聽說過。”滕家良說。
“盡管《處置協議》中規定了這個價格是有彈性,可能隨時間而波動。但根據當年的價格來看,這1200元/噸并非有關部門在不了解市場行情的情況下制定的,在我們理解,這就是給我們企業的優惠,畢竟這是政府招標的項目,如果一切都按市場來走,何必走招標的形式?而且這也是個利民的環保項目,經濟價值還在其次。”
經過多次談判,這個政府招標項目的原料收購價定在了3800元/噸。這是參考國際油脂市場的相關要素建立的,主要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和棕櫚油價格的波動制定。這個定價機制究竟由誰制定,制定機制是什么,上海市廢管處并未回答本刊記者。
中石化科學研究院燃料油產品及添加劑研究室主任張永光也對本刊記者表示:“這個定價機制并非官方制定,具體原理很難說清楚。”
“廢棄食用油脂是歸類在生活垃圾中的,家庭處置生活垃圾每月還要交衛生費,現在卻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而且居然與國際原油和棕櫚油比價,實在荒唐。”滕家良感嘆道。
“雖然說也不算便宜,但相比市價來說畢竟也低了400元/噸,我們當然寧肯少虧一點。”滕家良非常無奈。
誰動了我們的“地溝油”
令中器公司更為無奈的是,當價格下調后,送來的“地溝油”數量便劇減。“2010年1月份他們給我們的配額是94噸,2月份僅為49噸,這個49噸僅占我們實際需求量的4.3%。”
上海市廢管處給本刊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每天廚余垃圾收運量約535噸、廢棄食用油脂收運量約29噸。
“在2005開始招投標的時候,廢管處給出的數據也是每天30噸的地溝油,到了現在,幾年過去了,這個數量竟不升反降。就算現在是每天29噸,在綠銘已經停產的狀況下,整個上海市送到我們公司的也不該只有這么點油啊,剩下的到哪里去了?按照規定,只有中器和綠銘有處置的資格。”滕家良提出了質疑。
有業界人士統計說,上海每天實際產生的地溝油大概在60噸~90噸左右,因此這里存在著大量的非法收運和非法處置現象。
而對此,上海市廢管處處長吳文慶對本刊記者表示:“繳納餐廚垃圾處理費并委托有資質的企業收運和處置,原可作為其‘收入’的餐廚垃圾,現轉變為需‘支出’的義務,部分產生單位抵觸管理,受利益驅動,少報、瞞報甚至不報產生量,為非法收運、非法處置提供了條件。”
“非法收運和非法處置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但我們將制定收運補貼定價機制,同時聯手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建立倒查機制,堅決打擊‘鏈式’違法行為。”吳文慶說。
收運機制的漏洞是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
目前上海市共有19家有資質的廢棄食用油脂收運企業和79輛廢棄食用油脂專用車,歸廢管處管轄。
上海市三益實業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負責人張學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我們在閘北區每月收到的廢棄油多的時候有十幾噸。但現在越來越難收,因為我們去收不給錢,個體戶游擊隊去收油還給人家錢,所以大都不愿交給我們。”
一些業內人士則指責說,那些無資質的收油隊正是掛靠在收運公司名下,借用其資質去收油,再給他們分成。而要想多分一些利潤,最好的辦法是流入非法作坊或者高價倒賣到外地。
在招投標之后,上海市廢管處于2006年12月出臺了《關于規范本市廢棄食用油脂處理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對于上海市各區縣廢棄食用油脂流量流向作了分配:19個區縣中,黃浦、盧灣、長寧等9個區的廢油脂處置流向為綠銘公司;徐匯、浦東、虹口等10個區縣的流向為中器公司。
而實際上,這個宏觀調配原則早已失效。盡管原則上綠銘和中器為指定的上海市“地溝油”處置企業,且處于“吃不飽”和虧損的狀態,上海市廢管處給本刊的最新資料卻顯示:“目前本市廢棄食用油脂主要流向為本市和江浙等7家油脂化工廠進行處置。”
有意思的是,當本刊記者致電上海環潔油脂廠負責人宋安龍時,得到這樣的答復:“上海市有規定,我們收的油不能賣到外地,只能給上海本地的處置企業。”
“有一個很現實的解決辦法,就是地溝油處置企業同時自己也有收購的權利,這樣更有利于控制流向流量,在江浙地區發展較好的生物柴油企業都是這樣。因為國內可以作為原料的油料作物還不能形成持續的、規模性的供應,對于生物柴油行業來說,地溝油可以說是最現成的原料,但它非常分散,管理也不到位,使得這種原料的收集也很困難。”中石化科學研究院燃料油產品及添加劑研究室主任張永光建議說。
這與滕家良的想法不謀而合。“上海的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出臺了5年,應該重新修訂了。我們也屢次向廢管處表示,愿意繼續投資,組建收運公司,希望他們給我們資質。不然公司前景堪憂。”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