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正式實施,2013年度各項環保政策、條例陸續出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也自2014年度起開始實施,在可預見的未來,監督行業標準的執行、不斷完善行業規范將成為政府對于水務行業監控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提標改造在近幾年中將會成為擁有存量項目水務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企業的技術升級能力與運營管控能力都是一項重要考驗,同時大量的設備升級制造和技術改造服務也存在必然的市場機會,將會為具有相應技術能力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利潤空間。
污水處理能力將持續快速提升,污水治理投資將顯著加大
隨著中國供水量的穩步增加,全國污水排放量亦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水體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污水處理能力日益提升。“十二五”期間,全國預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000噸/日,年均增速在10%左右,污水處理產能更多向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轉移。再生水市場啟動,“十二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再生利用率將達到10%,再生水將新增投資逾百億元。由于中國水資源的稀缺性日漸顯現并且未來水價上調成為必然趨勢,所以污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再生水市場、海水淡化市場、自來水供應將成為下一個熱點領域。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的一項預測顯示,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其次,未來超出水資源控制量之外的增量指標,將通過水權流轉或再生水使用的方式滿足,這些政策將為從事污水處理的相關公司帶來明顯利好。
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水務企業更多向綜合環境服務商轉變
為進一步占領和鞏固國內水務市場,各水務公司紛紛加快區域布局,北京、江蘇、湖南、內蒙古、山東等省市均已成為各大水務公司搶占的重點區域,一些區域政府也通過投資成立區域性水務公司來規劃本地市場,行業競爭日漸激烈。
"十二五"期間,國家通過政策發布引導各水務企業把各自的戰略定位向綜合環境服務商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這一轉型也正在被市場和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近年來,固廢處理、污泥處置、海水淡化、再生水循環利用、餐廚垃圾處置、景觀水治理等新興產業逐漸成為環保類企業深入挖掘的投資熱點,行業競爭模式從單一的水務項目爭奪向開拓環保產業多元化領域發展。
長期價格上漲已是必然之勢
國務院于2007年發布的《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規定:“污水處理費噸水原則上不低于0.8元”。然而,時隔8年后,僅前文列舉的48個主要城市中,仍有15個城市低于這一標準。同時,隨著排放標準的提供和污泥處置費用的增加,污水處理成本早已高于8年前,可見,中國污水處理費標準總體偏低。
另外,水資源的稀缺程度日益體現,上調水價是促進節約用水、合理配置水資源,發揮價格杠桿的有效手段。未來水價改革將成為中國價格改革的重點之一,污水處理費進一步上漲已成為必然趨勢,污水處理行業的利潤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區域爭奪加劇,二三線城市及鄉鎮地區的污水處理問題成為新的關注點
近年來,為進一步占領和鞏固國內水務市場,各水務公司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北京、江蘇、湖南、內蒙古、山東等省市均成為各大水務公司搶占的重點區域,一些大型水務項目備受各方關注,并購項目及小城鎮項目也隨著城鎮化和環保政策的推進逐漸進入各方視線,部分地方政府也通過投資成立區域性水務公司的方式來規劃本地市場,參與市場競爭。
另外,隨著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污水處理行業進入成熟期,需求增長放緩,污水處理行業的需求主要來源于“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行業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滲透,且二三線城市及鄉鎮地區污水處理業務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因此在這些地區的污水處理業務將可能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