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要啟動的“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赫然在列,并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高度重視特高壓及智能電網工程的建設,是因為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調整經濟結構等都將發揮重要的戰略作用。
隨著特高壓及智能電網建設的提速,實現大范圍配置資源、提升吸納清潔能源能力,以及利國利民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將進一步彰顯。因此,特高壓及智能電網的建設,不僅能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還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智能電網的概念與特征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智電電力),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智能電網是以物理電網為基礎,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電網。它以充分滿足用戶對電力的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滿足環保約束、保證電能質量、適應電力市場化發展等為目的,實現對用戶可靠、經濟、清潔、互動的電力供應和增值服務。智能電網的主要特征可以歸納為六點,即堅強、自愈、兼容、經濟、集成、優化特征。
智能電網的投資規模與比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東南沿海地區普遍出現了缺電的現象,中國電力發展長期存在的“重發輕送”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凸顯出的是中國電力行業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電網設施相對不足。
在2006年以后,電網建設超過電源建設發展,成為電力建設的主要投資重點。電網投資比例已經由2005年的32.10%上升到2012年的49.47%,投資比例結構趨于合理,改善了近幾年中國電源投資規模過大、增速過快、比例過高的趨勢,電源與電網開始協調、科學發展。
2013年,中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3894億元,占電力工程投資比重為51.20%,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2014年,中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118億元,同比增長5.75%。
在智能電網各環節的投資比例中,配電智能化是智能電網的投資重點。根據測算,配電領域占智能化投資比重超過20%,僅次于用電環節未來的配電網發展重點方向包括節能、信息化、饋線儲能、微網接入、電能質量綜合管理等。從各環節來看,變電、配電和用電三個環節的智能化投入金額最多,未來五年年均投資分別約為70億元、75億元和110億元,比2009-2010年間年均投入增長750%、170%和130%。
從投資比例來看,變電、配電和用電也是占比最大的環節,“十二五”期間預計占整個智能化投資的比例分別為21%、22%和33%。2011年,國家電網投資中約500億元用于智能化建設,同比增長150%。其中,智能電表仍是電網智能化建設的主要投資對象。未來4-5年,國家電網公司將投資460億元用于智能電表采購,其中2011年計劃采購智能電表5000萬只,較2010年增長約11%。按照電表平均價格為180-200元/只計算,2011年智能電表投資約為90-100億元,約占智能化建設投資的20%。
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2020年之前,國網公司年均電網投資額將保持3000億元左右,2011-2020年電網智能化投資每年約有350-400億元。考慮南網公司的建設投資,預計未來10年,全國年均電網投資額約3800億元,智能化投資年均450-500億元,投資比重將上升至15%左右。其中,二次設備投資占比顯著提升,將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以上,一次設備智能化成為趨勢,投資絕對額有所回落,變電、配電、用電環節將成為智能化投資的重點。
2012年之前,特高壓、數字化變電站將是建設高峰期;2012-2015年智能調度將逐漸引入;2009-2013年用電信息采集和智能電表的需求將有較快增長。
目前國網與南網公司對于特高壓交流與直流的規劃已經清晰,并在全國多個地區進行了數字化變電站的試點工作。關于用戶側,短期內國網規劃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注重對用戶側的管理而無用戶互動參與電力市場,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智能用戶側。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智能電網已成為政府基建投資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發展智能電網是實現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相信智能電網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中。國家規劃在2020年前后,我國將大面積新建和完善智能電網,所以,"十三五"時期電網投資仍會保持在高位。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