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是一種清潔能源,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領銜的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湖南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與電磁探測系統研發”,項目組通過研究分析估算出,湖南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約7.66萬億立方米,并優選出10個用于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有利靶區。
頁巖氣是一種非常規油氣資源,是以“自生自儲”方式賦存于頁巖層中的天然氣,在美國已開發利用成功。湖南省頁巖氣資源豐富,國土資源部2012年初步調查評價結果顯示,湖南頁巖氣資源在全國排第六位。
而大量存在于湘西北的頁巖氣資源,卻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約,傳統電磁法又無法達到頁巖氣勘探的深度。何繼善院士領銜的項目組,創造性提出了廣域電磁法并研制出系列儀器,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今日,該項目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適合南方山區地形地貌廣域電磁法成功應用
以往,常規找油、氣,主要采用地震法。項目組專家介紹,所謂地震法,就是人為產生一個地震,地震產生的彈性波傳播后再反射回,再根據接收的信號來進行勘探。而在湖南湘西等地,地形切割很厲害,山很陡,地震法的反射和接收信號效果并不好,導致地震法實施起來效果很差。
湖南頁巖氣主要在地下3公里深度以下,而像美國,頁巖氣層分布比較淺,一般在1公里以上,同時又主要分布在平原區,他們所采用的方法并不適用與我國南方山區。
“并不是所有頁巖都含有頁巖氣,我們的目的頁巖是碳質頁巖。”地震法無法分辨碳質頁巖和一般頁巖,而實際上,碳質頁巖電阻率很低,廣域電磁法據此能夠找出目的層,不僅可以擴展探測深度,同時可以圈定出頁巖上界面和下界面,對頁巖的厚度更加明確。
同時,廣域電磁法相比地震法野外施工成本更低,同一個片區的勘探,地震法可能需要一千萬,廣域電磁法成本只需一百多萬,不到兩百萬。目前,廣域電磁法已在湖南、湖北、山東、江蘇、重慶和貴州等地成功應用,并成功指導中石油、中石化、華電集團、神華集團等單位在湘西北的頁巖氣勘探。
儀器系統更輕便更自動勘探更精準
“一個頻率是一個深度,要發射不同頻率以獲得不同深度的信息。”項目組專家馮濤介紹,常規電磁法是一個一個頻率的發射,發射一個頻率接收一個頻率,廣域電磁法一次可以發射七個頻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抗干擾能力更強。
以廣域電磁法為基礎,項目組發明了廣域電磁法儀器系統,成功研制出多種功率的發送機系列和接收機系列,實現了不限數量分布式接收機陣列式測量,野外效率大大提高,抗干擾能力強,信息量大,有利于大面積快速掃面,使測量精度明顯提高。
國際上普遍的GSAMT法,收發距要求13倍于勘探深度。比如,你的勘探深度是3公里,發射和接收的距離要達到39公里,而廣域電磁法只要3-5倍,也就是15公里距離足矣。在山區,收發距39公里,設備發電功率要達到千瓦以上,這樣的大型設備難以抵達山區。廣域電磁法儀器只需200千瓦,相對較小的設備更適合山區的勘探。
集自動化、小型化、輕便化、節能化于一身的儀器,不僅可用于勘探頁巖氣,還可廣泛應用于油氣藏、地熱、煤田采空區、金屬礦、水資源等探測領域。
同時,項目組還開發出廣域電磁法資料處理解釋軟件系統,實現了任意復雜地形條件下海量數據的快速精確反演成像。通過“反演”軟件,用數據還原地下情況,把電信號還原成地層模型。
從理論到方法技術,從儀器設備再到成果應用,項目組已成功形成一套完整體系。采用綜合信息疊合法,項目組基本查明了湖南主要頁巖氣儲層的分布范圍,優選出用于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有利區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