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全國兩會召開,代表委員將圍繞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其中,能源發展是一個重要話題。中國電力報推出兩會話能源系列報道,與您共同關注兩會能源熱點,回顧“十二五”能源發展軌跡,展望“十三五”能源未來。
本周,兩會時間到來。“去產能”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當前,國務院已經出臺煤炭和鋼鐵化解過剩產能的意見,水泥、造船等行業去產能路徑也日漸清晰。在各省兩會上,去產能普遍成為重頭戲,多有著墨,從中可以看出各地產能壓力和去產能路線圖。
據記者統計,27個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去產能問題,可見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省情不同,存在去產能壓力的行業類別也不同。
內蒙古山西寧夏
提出化解電力產能過剩
2015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當前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要求各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后各省兩會相繼召開,去產能成為各省工作重點。
通過梳理各省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發現,有27個省份明確提出去產能問題。那么,各省過剩產能集中在哪些行業?有哪些特點?去產能路徑又是什么呢?各省去產能行業和目標表述最詳細的是河北、四川、寧夏、上海四地,不僅確定了存在產能過剩的行業,更確定了退出的量化目標。
其中,河北省過剩產能主要存在于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年內壓減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800萬噸、水泥150萬噸、平板玻璃600萬重量箱。到“十三五”末,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噸、2億重量箱左右。
四川產能過剩行業主要是鋼鐵、建材、化工、煤炭、平板玻璃。其中,鋼鐵、建材、化工三個行業將淘汰1000戶以上企業的落后產能。寧夏提出在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淘汰120萬噸產能。上海提出今年將再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和低效益落后產能1000項左右。
另外,山東、河南、山西、湖北、內蒙古等14個省份提出了存在過剩產能的產業,但未提具體目標。其中,山東涉及行業最多,包括鋼鐵、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輪胎、地煉等8個行業,作為我國能耗第一大省,山東能耗占全國能耗總量的8.3%,其工業領域嚴重的產能過剩因素不容忽視。但是山東并未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去產能具體量化目標。
綜合來看,在提到具體產能過剩行業的18個省份中,鋼鐵涉及13個省份,煤炭涉及11個省份,這兩個行業覆蓋面最廣。其余分布較廣的是建材、化工、有色等。值得注意的是,內蒙古、山西、寧夏三地提及電力行業產能過剩。
從產能過剩行業的分布區域可以看出,能源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都榜上有名,且去產能任務都相對更重。如能耗總量較高的工業大省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廣東,其產能過剩行業主要集中在工業生產領域。能源生產大省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其過剩產能則更多地集中在煤炭、電力等能源行業。
各地均提出
完善分流人員安置政策
除了這18個省之外,還有9個省提及去產能問題,但未給出具體行業及目標。包括廣西、貴州、湖南、江西、重慶、黑龍江、天津、江蘇、甘肅等省份。
以甘肅為例,雖然未提具體行業及具體目標,但是提出了去產能行業的納入門檻: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這表明,在這些省份,產能過剩問題同樣嚴重,其包含的行業面可能會更廣。
江西提出,更多運用市場機制推進“去產能”,妥善處置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豐城礦務局坪湖洗煤廠副廠長胡淑萍告訴記者,當前,豐城煤礦也承受著很大的去產能壓力,近年來,精煤價格已經跌去64.5%,對煤礦效益影響很大,已經有礦井開始關停。她此次提交的代表議案就對煤炭行業人員安置問題提出了建議。
通過梳理各省去產能路徑發現,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下:首先,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尸企業”;其次,擴大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富余產能和生產環節向外轉移;再次,把資源要素從無效供給中釋放出來,向新興產業轉移,全面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另外,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同時,各地均提出,完善困難企業下崗分流人員安置政策,做好職工安置工作。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盈利能力和發展后勁。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及產能過剩問題的省份有福建、海南、西藏、北京。西藏因為特殊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不具有代表性。福建、海南、北京三地的產能狀況值得研究。這些省市的共同特點是,能耗總量較低,能耗強度處于較低水平,且能源本地產量有限,對外依存度高。尤其是北京和海南,工業規模較小,出現產能過剩的可能性低。
沒有提產能過剩問題,并不意味著這些省份的經濟就完全健康。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如福建,投資增長動力不足,中小企業困難較大,穩增長任務艱巨,同時福建提出推動機械裝備產業擴大高端產能、提升低端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這表明福建也在產能控制問題上未雨綢繆,防止出現“兩高”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海南經濟的主要問題在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鄉、區域之間未形成協調發展格局。北京則重點要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突出問題,治理各種大城市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地去產能壓力有大小,但是穩增長調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共同的責任。今年全國兩會上,去產能問題一定是關注的焦點。在更高層面建言獻策、統籌規劃,各地的問題和經驗相互碰撞、擦出火花,相信更加有助于推進各地去產能的有效實施。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