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經濟迎“開春”——新數據折射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

2016-02-18 11:10:00 新華社   作者: 韓墨  金旼旼  

佳節迎春之際,人們尚在憂慮全球經濟走入“新平庸”,國際金融市場“新動蕩”便突然來襲。在寒意陣陣的全球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卻展現強大韌性與活力,多項數據傳遞出企穩向好的氣息。不少海外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成效日顯,前景可期。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出現回升。與此同時,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0.1和0.6個百分點。而收窄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業行業出廠價格由降轉升或降幅縮小。

不少海外專家認識到,中國經濟處于新一輪轉型調整之中,內外部環境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雖然困難不少,但由于消費價格依然處于低位,中國政策制定者的宏觀調控空間依然巨大。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點評數據時就建議,中國可推出一攬子調控措施加大寬松力度。

一些專家認為,部分工業領域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必要的調整”。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約翰·愛德華茲提出:“如果說中國確實在進行經濟轉型,即從出口、投資和重工業向消費和服務轉型,那制造業生產領域恰恰是我們應該看到呈現疲弱跡象的地方。”

工業領域的調整伴隨陣痛,但優良的就業表現則是中國經濟強勁韌性的最好注腳。今年1月份,我國調查失業率統計范圍從31個大中城市擴大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失業率數據為4.99。對于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來說,就業能保持這一水平相當不易。

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中國實現如此之低的失業率更顯難得。國際勞工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發達經濟體的整體失業率為6.7%,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的失業率分別為5.3%和10.9%。

就業市場繁榮穩定,第三產業快速成長,占據經濟“半壁江山”,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無不透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2015年全國新登記企業443.9萬戶,增幅高達21.6%,相當于每天新誕生1.2萬家新企業。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認為,服務業的發展彌補了工業部門失去的大部分工作崗位。在部分行業去杠桿、去產能的當下,中國實現如此之高的就業水平也是經濟結構成功轉型的標志。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評價說,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進入市場,這與中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密不可分。

不少海外媒體注意到,過去三年多來,中國政府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審批事項,并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通過商事制度改革、試點營改增等財稅改革、建立“負面清單”措施等為企業減負,為創業者松綁,為市場增動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安利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合作完成的《2015安利全球創業報告》顯示,近兩年來,中國創業環境友好度快速提升。85%的中國受訪者表現出了強烈創業意愿,遠高于全球55%和亞洲76%的平均水平。

彭博社的報道說,自2013年5月以來,中國在中央層面就出臺了20多份文件促進創業創新,包括放寬準入、減稅降費、拓寬融資渠道等具體措施,為創新創業注入新的活力。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行業迅速達到世界級水平,2015年網上零售額接近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33.3%。美國《評論匯編》雜志稱,中國正在給創新公司創造機會,使其可以更快地將自己的新想法轉變為商業產品,中國的創新模式可能變成全球標準。

就在CPI等數據公布的前一天,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鼓勵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通過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的五項“重磅”措施,意在從根本上解決阻礙國有高校、科研機構成果轉化的制度障礙,促進創新成果產出,進一步釋放創新的活力,引發強烈反響。

“中國經濟改革正走在正確軌道上,中國經濟轉型正在真實地發生,”全球信用保險巨頭科法斯集團經濟學家沙爾利·卡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面對產能過剩、部分企業負債過高等風險,卡蕾相信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手段應對。

中國央行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2.51萬億元,環比大增1.3萬億元,全面超過市場預期,創下歷史紀錄,顯示出信貸加速投放,企業貸款明顯增加,實體經濟資金面將持續寬松的趨勢。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認為:“雖然貸款躍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季節性因素促成的,但從貸款構成可明顯看出,中國政府對國內金融業仍保持強大影響力,正在尋求刺激實體經濟的活動。”

中國政府的“工具箱”足夠豐富,可以應對轉型過程中各種風險和擾動,成為中國經濟韌性和活力的一大來源。這一點正得到越來越多海外經濟學家的認可。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說,對中國經濟無須恐慌,“決策層本可以做得更多,但他們保留了‘很多彈藥’,這點很重要。他們希望留下彈藥,以防止受到極端尾部風險的沖擊”。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