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 昨日,在南京市提前舉行的第41個“世界地球日”報告會上,專家紛紛表示,新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對江蘇省探索資源利用方式,推動科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蘇的資源家底并不厚實
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夏鳴首先在報告中亮出江蘇的資源“家底”:江蘇是經濟大省,卻是資源小省,土地和礦產資源短缺都相當嚴重。全省人均耕地僅0.93畝,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而江蘇的礦產資源總量也很少,全省共發現各類礦產133種,查明資源儲量的66種,查明儲量的礦產地596處,其中66%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人均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值0.86萬元,列全國第26位。除石膏、巖鹽、高嶺土、水泥用灰巖保證程度較高外,其他主要礦產資源均有較大缺口,煤炭、石油和鐵礦石的自給率僅10%左右,有色金屬主要依賴外部供給。
與此同時,江蘇的能源消費總量約占全國7%,2008年江蘇單位GDP能耗下降到0.803噸標準煤/萬元,低于全國單位GDP能耗平均水平27%,但明顯高于北京、廣東、浙江以及上海的水平。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占全省能源消費的70%,低碳能源資源選擇有限;火電占比80%以上,“高碳”占絕對統治地位。
南京大學國土資源與旅游學系主任黃賢金教授則測算出江蘇目前空氣中的碳排放有這樣的一些特征: 2007年全省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8.24億噸CO2當量,占全國7%―8%;年人均排放2.95噸碳,近乎國際及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他指出,隨著江蘇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不斷發展,能源需求快速增長,碳排放需求進一步釋放,大量產生碳排放不可避免。
因此,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大力倡導低碳經濟愈加迫切。黃賢金教授更用數據說明發展低碳經濟的好處: “發展中國家現在開始以每年GDP的1%進行低碳經濟投資,就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經濟損失。”
地熱是我省低碳經濟“新貴”
不過,為了減少碳排放,我省已著手尋求地熱等新能源。“地熱資源在建筑中的利用將形成巨大的市場。像南京朗詩國際街區、鋒尚國際公寓這些當下‘走紅’的科技住宅,就采用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夏季供冷,冬季采暖。”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地熱勘查開發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徐雪球介紹說,地熱資源由于持續穩定、占地少,可直接利用、成本低等特點,是我省低碳經濟的“新貴”。
據悉,省內現有130眼地熱井,用于開采的約60口,年利用地熱水約500萬立方米,其熱量折合標煤約2.5萬噸。徐雪球介紹說,江蘇地熱開發利用逐年增長,其中用于溫泉洗浴、醫療保健的約450萬立方米,占90%比例,并在醫療保健、休閑娛樂利用方面已形成了一定規模。
徐雪球預測:僅在江蘇50個地熱區,地下1000-3000米深度內,地熱可采資源量折合標煤5.6億噸。江蘇低溫地熱資源豐富,分布廣、類型多、開發利用條件好,在部分高熱流地區還存在90℃以上的中高溫地熱資源。充分利用地熱,將是我省能源發展的一個方向。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