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的目光開始聚焦新能源利用,降低環境污染的時刻,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也提上日程。風力、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漸漸嶄露頭角,魯能集團新能源板塊作為國企新能源平臺,近年來也開始展示出他的勃勃生機。
成立于2002年的魯能集團,其新能源業務發展迅速。截至目前,該公司新能源業務已涉足11個省市和自治區。通過風能、光伏發電,魯能以清潔能源為主要能源業務,實現總裝機容量90萬千瓦,其中風電84萬千瓦、光伏發電6萬千瓦,未來還將有多個新項目陸續投入使用,發電能力將顯著增強。“著力發展新能源業務,是魯能新能源板塊戰略規劃的重要目標,同時這也是魯能響應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保護生態環境,造福社會大眾的重要責任。”魯能集團負責人表示。
發展清潔能源,保護環境,是中國政府近年來重點強調的內容。11月30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法國巴黎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重要講話,闡述了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張。降低碳排放,改善環境質量,新能源技術首當其沖。魯能正是借助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發展新能源,促進原有能源供給結構優化。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中,國家特別強調了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的重要意義,要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近年來,經濟增長,環境惡化,新能源產業空間廣闊,是大勢所趨。發展新能源,既響應國家戰略,又大有可為。未來,魯能集團新能源致力于成為‘公眾、專業、優質、領先’的新能源投資運營商。為此,魯能制定了新能源發展規劃,聚焦產業優勢,尋找新的市場拓展機遇。”魯能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響應“一帶一路”加強新能源布局
據國家能源局預測,到2050年,預計中國每年人均消耗能源將達到5噸標準煤,全國能源需求將達到70億噸標準煤。專家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能源結構,預計屆時每年煤炭消耗量將達到65億噸,為現在的兩倍。因此,以煤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不可持續,環境難以承載。
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整體謀劃,區域共同發展是正確選擇。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魯能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是影響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政策環境,魯能新能源產業的良性發展也必須以服務于“一帶一路”大戰略為依托,魯能做了充足的準備。
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面對機遇和政策,魯能集團一直積極拓展新能源項目。
目前,魯能的新能源產業主要集中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兩大板塊,先后建立了新疆、甘肅、河北、江蘇等區域統一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平臺,不斷創新公司項目開發模式。針對中國風、光資源的地理不均衡分布,魯能有針對性地將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等業務合理分布到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甘肅、河北、陜西、江蘇、福建、浙江山東等省份區域,并尋找機會適當向西南地區的西藏、四川等省份延伸。
綠色先行助力全球能源互聯網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大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高度,繼“一帶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泛在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服務范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點在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三部分。其中,清潔能源是綠色低碳的保證。魯能新能源戰略,就是積極助力清潔能源發展。”魯能集團專業人士表示。實現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中國能源體系進行徹底的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從現在比較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體系,逐步轉型為節約、高效、潔凈、多元、安全的現代化能源體系,能源的結構、“顏色”、質量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革。2050年后,我國將擁有一個中國特色的能源新體系,進入比較自由的綠色、低碳能源發展階段。
魯能集團表示,以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會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供應面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約束問題,實現清潔替代。魯能將不斷提高清潔能源產能,支持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在能源消費上最終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
根據魯能新能源規劃,魯能新能源產業將通過優化結構,實現一流管理和一流效益。未來魯能新能源產業將以自主開發為主,深入做好現有區域挖潛,多措并舉,快速切入新拓展區域,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規模跨越式增長。
肩負責任打造國企典范
“十三五”規劃制定后,應對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也提上日程,這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發改委專家指出,“十三五”許多能源投資可能解決的是“十三五”以后的問題,所以戰略方向和發展路徑都要考慮能源系統優化,通過長期努力實現結構合理調整,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優先布局新能源產業,促進新能源事業發展,不但是國家戰略的需要,而且是保護生態、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要求。魯能集團在積極應用新技術,布局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對投資區域的生態保護、社會責任履行也盡心落實。捐資助學、公益援助等活動也一并展開,僅在新疆區域,魯能就通過“結對幫扶”活動捐助市政設施、捐助教育事業等活動,有效地改善當地市政配套及教育設施,促進民族交流,增進民族團結。對此,魯能集團表示,履行好國企社會責任,樹立國企良好形象,是魯能回饋社會的方式之一。
為了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市場先機,魯能集團強調加強各地區間的協同和聯動效應,強化區域投拓能力,形成成熟的業務擴展模式,在重點布局區域占據主導地位,并在適當時機進軍海外市場。“讓綠色先行,助力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魯能集團樹立新的發展目標,是基于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信心、對于未來能源需求趨勢的判斷,更是在綜合分析公司現有狀況和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作出的戰略舉措。未來,魯能的新能源投資業務希望努力躋身行業領先梯隊,尤其作為國有企業希望能夠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魯能新能源負責人最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