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5年11月,“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下一個五年人們的生活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
北京、沈陽最近都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有一個現象也在朋友圈特流行,有些人到了一個天藍水綠的地方,就玩命曬圖片,跟在霧霾天兒里的小伙伴拉仇恨。不過,更重要的是您可能會問:未來這五年,咱這天,咱這環境能好點兒不?中國之聲常年跑環保部的記者杜希萌,來回答這個問題。
杜希萌介紹稱,環保部每月公布大氣環境質量后,百姓就會發現倒數前十的“黑帽子”,河北省每月都整個七八頂。沒辦法樂觀,但是河北也挺冤枉的,河北的問題就是過去這段時間我國粗放經濟發展方式的縮影,重經濟輕環保,這樣的問題不止河北有、北京也有、天津也有,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是這樣。
那么,未來這幾年咱們的環境能好點么?
杜希萌表示,她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剛做環保的時候是2012年,她能報道的東西很有限,比如你問環保部門,霧霾從哪來?不知道,你問地方環保部門霧霾什么時候能散,不清楚,問企業排污造成污染,也拿不到什么回應。那時候問地方治理霧霾的措施,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等風來”。因為拿不出很有效的舉措來控制霧霾。
但這種情況在這兩年已經有了明顯變化,相關部門先是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氣十條”,各地都在不斷調整經濟發展模式,環保不是留在紙面上,而是在布局產業、甚至上一個項目時,都在考慮這個項目會不會對地方的環保有影響。
網上有一個觀點,覺得環保部特別不好使。杜希萌表示,這兩年有了顯著的變化。比如,“十三五”規劃建議里就明確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監控系統,健全環境信息監控,同時要探索建立跨地域的環保部門,開展環境督查巡視,嚴格環保執法,這些都是以前的環保部門不能去做的,而在今后這幾年,相信會給環保帶來很大的變化。
環境肯定會朝著大家理想的方向走,但環境問題不能光看,光等,也得參與。生活中多點環保理念,發現有破壞環境的人和事兒普通百姓也有監督權,要及時舉報給環保部門。要不然環境問題解決不好,您的健康,家人、孩子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