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做一個預測,也堅持認為,從現在開始,未來10到15年,中國的潛在GDP增長速度應該是7%以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在第七屆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上如是說。
16日,多位經濟學者在此次論壇上圍繞“'十三五’時期的中國經濟”這一主題,從經濟增長、財政制度、結構調整、機制創新等多角度,從投資、消費、出口等需求因素和人口、土地、資本等供給因素等多方面探討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李稻葵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面臨三大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一是供給結構能否做出根本的調整;二是能否解決資金難以落地,在金融領域內部打轉轉,重構實體和虛擬經濟的回報率;三是能否構建新型的政府與企業關系。
與會學者認為,“十三五”時期的中國經濟雖然面臨增長放緩、產能過剩、資源配置不均等問題,但基于有效的勞動力供給提高、巨大的消費和市場空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創造性和“一帶一路”戰略等實施的影響,中國經濟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經濟科學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主辦,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財政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單位的近500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參加了論壇。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