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官員表示,目前中國有幾十家非汽車企業正在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資質許可范圍里。這意味著首批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非車企即將拿到入市牌照,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加劇。
“此前,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對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限制非常嚴格,規定生產電動車或其他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必須具有傳統燃油汽車生產資質,而國家對燃油車生產資質又實行嚴格的控制。故而,非車企將獲新能源車生產牌照是發展新能源汽車過程中的一次重要產業政策調整。”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6月,工信部曾出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純電動乘用車科研生產。該規定已于今年7月10日起實施。
蔡繼明認為,現有的汽車企業尤其是大型汽車企業(包括合資企業),其傳統燃油汽車產品已經占有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若開發新能源汽車不僅需要額外投入大量資金與技術力量,而且所開發的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無疑又會影響本企業燃油汽車的市場份額,這等于自己同自己競爭。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況是真正投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和產量所占比例都很低。“我國推出的多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規劃目前都未實現,且不說所謂‘十城千輛’計劃早已落空,今年原定新能源汽車占有量達到50萬輛,臨近年終恐怕最多能完成10萬輛。這說明原有的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工信部做出這樣的調整,允許具備研發電動汽車資質與能力的非傳統汽車企業申請生產新能源汽車,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蔡繼明告訴記者。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非車企的審核工作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在負責,已經有幾十家非汽車企業在申請資質,目前正在組織有關的專家在做評審。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資質許可范圍里。”
然而當談及在推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時,蔡繼明表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準入條件可能過高,比如生產場地,累計投資以及從事研發的年限等。有一定條件是必要的,但是,若條件過高,仍然會限制大量有潛力的企業進入該行業。因此,應當適當降低準入標準,允許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與傳統汽車企業合作,借助傳統汽車企業的產能與生產線進行生產。
蔡繼明指出,這種合作一方面會降低新能源汽車企業進入行業的門檻,使得更多企業得以進入該行業。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傳統汽車產業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出現重復投資。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只是電機、電池以及電控等動力系統發生改變,而底盤等機械部分仍然同傳統汽車相似。因此,沒有必要強求新能源汽車企業一定要具備并達到傳統燃油汽車企業的生產能力。相反,它們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傳統汽車行業的產能,雙方可以形成雙贏局面,消除傳統汽車產業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抵制與排斥。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