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比我國提前多年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曾遭遇過相同的問題,同時也積累起與垃圾“斗爭”的豐富經驗。垃圾焚燒處理并進行能源轉化便成了必然選擇。
有數據統計,截至2010年,世界范圍內已有35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建有2000多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為什么垃圾焚燒處理并進行能源轉化是人類必須的選擇?固廢家園帶你不妨從全球的視角觀察一下。
近年,國際上處理垃圾的大趨勢是資源回收再利用,所以垃圾轉化能源的焚燒也大行其道。
歐洲垃圾焚燒發電增長迅猛
在垃圾焚燒以及轉化能源方面,歐洲歷來是最大的市場。到2013年中期,歐洲有520個垃圾焚燒廠在發電和供熱,年處理垃圾9500萬噸。
歐洲垃圾焚燒轉化能源的市場已經快速增長了10年,在此前5年間,年處理能力增長了1900萬噸(24%),有73個新廠投入使用,有8個老廠被關閉。未來5年,按計劃還有65個新廠開工。
第一波以奧地利、荷蘭和德國等為代表,這幾個國家中傳統的填埋方式近乎絕跡。德國的力度最大,嚴令禁止未經垃圾轉化能源后的垃圾填埋,極大推動了垃圾焚燒廠的建設。德國和荷蘭的垃圾焚燒甚至產能過剩,荷蘭缺口約100萬噸,吸引了一些垃圾處理費用較高的國家向荷蘭出口垃圾,即使貼補運費也愿意。
第二波以芬蘭、愛爾蘭、英國和挪威(非歐盟成員,但是遵守歐盟有關法律)等國為主,積極推進物質循環和能源回收。英國的主要手段是經濟杠桿,提高垃圾填埋稅(去年4月漲到了72英鎊/噸),以此推動垃圾焚燒廠建設。
但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南歐國家,直接填埋和垃圾堆肥仍是主流,垃圾焚燒占市場比例少。
歐盟如果施加壓力,南歐有可能成為垃圾焚燒轉化能源的下一個市場。至于2005年以后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在推進垃圾焚燒方面存在資金困難,發展緩慢。
走在歐洲垃圾焚燒前列的國家還有丹麥這個北歐小國1903年建設的弗萊德里克堡垃圾焚燒廠,如今還在哥本哈根市中心運營。該廠利用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來給市政機構供熱和供電。如今,丹麥全境有34個垃圾焚燒廠,通過先進的熱電聯產網絡提供熱能和電能,既環保,又經濟。
新技術不斷涌現
然而,固廢家園了解到垃圾焚燒處理在國外也并非一帆風順。它流行于20世紀70年代,此后,由于焚燒所產生的廢氣、廢水、灰渣等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在上世紀80、90年代曾遭到質疑。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們對二惡英來源的科學認識,以及垃圾焚燒技術的進步,不少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的態度開始逆轉。
一方面,科學人員經過檢測發現,大氣環境中的二惡英九成以上來源于一些污染較重的工業企業,如煉鋼、火力發電等工業鍋爐燃燒等,而并非源自普通的垃圾焚燒。
另一方面,焚燒技術的改進使得因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變得可控——只要將焚燒爐的煙氣溫度控制在高于850℃,停留時間大于兩秒,利用二次風的充分攪動,使得爐膛內保持過量空氣以確保充分燃燒,便能盡量抑制其產生,并促使已合成的二惡英充分分解。
近幾年來,更多新的垃圾焚燒技術不斷涌現。例如,斯托克焚燒技術,以及利用斯托克裝置進行發電和處理二惡英等有害排放物的新方法,可以更好地減少二惡英的排放。
另外,來自德國的CFB煙氣凈化技術、日本的改良半干法脫酸技術等,均可以有效解決二惡英排放問題。
垃圾減量招數多
有觀點指出,發達國家行之有效的垃圾處理模式背后,首先是合理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其次是完善健全的垃圾管理法律法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
此外,還有一些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如用戶收費制度、產品或包裝費、押金返還制度、填埋稅等,以保障垃圾處理的高效可行。
例如,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最少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在日本,垃圾并非想扔就扔,而要遵循專門的時間表,每周7天,回收垃圾的種類也各不相同。
由于這種嚴密的分類措施,日本現有的垃圾焚燒廠所燃燒的垃圾,已經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學制品,大大降低了焚燒所造成的有毒氣體排放量。
德國則遵循著“減量、循環與再利用”的廢物處置理念。為此,德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推動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例如,1972年通過的首部《廢物避免產生和廢物管理法》,以及20世紀90年代中期頒布實施的《物質封閉循環與廢棄物管理法》。近年來,德國每年產生垃圾6000多萬噸,回收利用的比例高達57%。
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垃圾可不是“想扔多少就多少”。2007年,該市出臺規定,一戶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上限為每周6袋,市政垃圾收集車不負責運送超出上限的額外垃圾,居民須自行將這些垃圾運送至當地的中轉站,固廢家園提醒未按有關規定處理垃圾的居民將被處約合90美元的罰款。
2008年,多倫多又實行了一項新的制度規定,要求每戶家庭必須從小、中、大、超大4種不同規格的垃圾箱中選擇一種放置生活垃圾。依據選用垃圾箱規格的不同,居民需繳納的垃圾處理費也各不相同,大約合為小型10美元、中型39美元、大型133美元、超大型190美元。
高昂的垃圾處理收費,不僅抬高了垃圾制造者的心理門檻,也為垃圾處理工作提供了財力支持。
芬蘭從1996年開征垃圾稅,對于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每噸征收30歐元的垃圾稅。2007年此項稅收收入突破5700萬歐元,收入全部補貼到了垃圾處理現場操作、廢物清理、維護處理設施以及廢物運送等方面。
垃圾焚燒是怎么轉化為能源的呢?
經處理后,從煙囪排放的煙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那我們中國的垃圾焚燒廠又是怎樣的呢?
中國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垃圾焚燒發電,把垃圾焚燒廠、垃圾焚燒設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工作,中國遲早要走垃圾焚燒的路子,土地比國外城市更稀缺,不可能在這個領域全盤引進,根據有關規定,每度電還補貼0.25元,同時免征增值稅、減免所得稅。
關于垃圾焚燒,首先要說明的是,并非什么垃圾都能燒。
通常意義上的垃圾焚燒,是燃燒廢棄物中的有機成分,如以各種生活垃圾包括餐廚垃圾為代表的城市固體廢棄物,經過焚燒能殺滅有毒有害成分,大幅減少垃圾體積,灰渣也能利用,燒后填埋更省空間。
燃燒時釋放的熱值還可以發電和供熱,成為垃圾轉化能源。
家園需要說明的是,垃圾焚燒僅是垃圾規模化處理技術的一種。
縱觀世界各國的垃圾處理方式,地小人多的北歐國家、日本和新加坡等,熱衷于垃圾焚燒,并且有著先進的技術。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最近的垃圾實現了全量焚燒,是什么功不可沒?技術已經進化到第幾代了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