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目前經濟形勢復雜性加劇。在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大幅上漲創下年內新高的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則加速下滑,在冰火兩重天的狀況下,未來中國的經濟形勢面臨的到底是通脹風險還是通縮風險?央行的貨幣政策又將如何抉擇?
CPI漲幅創年內新高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數據顯示,7月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6%,創年內新高,豬肉和旅游價格上漲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由于前期豬肉價格較低,養殖戶積極性不高,生豬存欄量減少,豬肉供應緊張,導致7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7%,影響CPI總水平上漲約0.4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個百分點。這也是受“豬周期”影響,豬肉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同時,暑期旅游價格的大增也助漲了CPI,機票和旅游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5%和4.3%,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個百分點。
除了肉價,掛號診療費、鮮菜、家庭服務、煙草和學前教育等價格同比漲幅也較高,7月分別上漲12.2%、10.5%、7.7%、6.8%和5.6%,在一定程度上也拉抬了CPI漲幅。
對此,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馬文峰預計,豬肉價格中秋節前后會上升到最高峰,中秋節過后價格有可能小幅下調,春節前預計還有一輪上漲趨勢。他認為,由于目前經濟緊縮,近期豬肉價格變動對CPI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
經濟下行壓力依舊
在面臨CPI上漲壓力的同時,7月PPI指數加速下滑。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7月PPI同比下降5.4%,降幅創出2009年底以來的新低。截至2015年7月,PPI月度數據同比下降的持續時間已增加到41個月。
余秋梅認為,7月PPI環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部分工業行業,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價格降幅擴大,加上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價格環比由升轉降導致。另外,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下降8.8%。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8.9%;進口9302億元,下降8.6%;貿易順差2630億元,收窄10%。這三項數據均差于預期。
上述兩項數據顯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很大。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7月PMI數據差于預期,整體仍偏弱勢,當前中國經濟處于L形底部區間,下行壓力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2015年6月以來,中國遭遇強烈的股市波動。盡管監管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穩定股市,但后市觀望氣氛依舊。央行在日前發布的2015年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預警、識別和處置機制,注重穩定金融市場預期,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央行面臨選擇題
在CPI以及PPI數據背離的狀態下,央行貨幣政策面臨兩難的選擇題。是將貨幣政策轉向防止CPI出現繼續攀升,還是為了經濟維穩繼續寬松貨幣政策?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員陳健恒表示,豬肉價格上漲不會制約貨幣放松。考慮當前經濟持續疲軟、需求不足,使得豬肉對其他肉禽乃至食品價格帶動較弱,食品價格難以形成共振,因而也不至于大幅推升通脹水平,不會對貨幣政策寬松形成限制。
央行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貨幣政策并不針對個別商品價格變化進行調整,而主要是觀察物價的總體水平。未來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師黃文濤直言,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通縮風險而不是通脹風險。
陳健恒同樣表示,令人擔心的依然是工業價格,由于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油氣和煤炭等主要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下游資本品價格出廠價降幅擴大,工業品通縮進一步加深,在名義利率仍然偏高背景下,工業企業面臨的實際利率仍然太高,這大幅削弱了企業固定投資意愿,也非常不利于企業增加庫存投資。
在未來政策走向上,央行也強調推動數量型為主轉向價格型為主的貨幣政策框架。陳健恒預計,在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中,將結合量價的方式,建立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疏通利率傳導渠道,穩定利率預期,后續PSL(抵押補充貸款)、MLF(中期借貸便利)等調結構的政策仍有可期。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比起全面的降息和降準,央行下半年也許重心會放在注重定向寬松上面。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