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在會上表示,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積極吸引制造環節回歸本土,許多發展中國家以更低的成本優勢進入到制造業領域,中國現在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是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
蔡榮華指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在全球廣泛興起,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包括新業態不斷出現,比如工業機器人、3D打印、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的生產等等,出現得很快。這一段時間我國制造業競爭在加劇,有兩方面的情況,一方面,發達國家紛紛在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搶占一些新興領域的制高點,同時也在積極吸引制造環節回歸本土;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普遍加快,許多國家以更低的成本優勢進入到制造業領域,特別是一些中低端環節。
蔡榮華表示,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制造業既有轉型升級的需要,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這就是當前面臨的形勢。制造業對于我國來說,特別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來看,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是去年我國整個GDP的總量是63.6萬億,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大體上是51萬億,在這兩個數字里面制造業都占了1/3以上的份額,所以制造業確實很重要。另外,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以及包括社會零售商品中,制造業產品的比重是很大的。所以制造業的地位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
蔡榮華指出,中國現在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是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發改委在今年的2、3月份發布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又先后發布了軌道交通等六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方案。為了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的投入,在發改委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發布了今天會上討論的“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發布這個包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力爭在較短的時間里率先在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和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這六個領域里面,要率先實現“五個一批”。
蔡榮華最后介紹,“五個一批”為,一是要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二是要建立一批具有持續創新發展能力的產業聯盟;三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四是要打造一批中國制造的知名品牌;五是要創建一批國際公認的中國標準。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