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14年中國累計儲能裝機比例已從2013年的7%上升為10%,但受技術、成本、政策等制約,儲能應用的推進速度依然遲緩。除抽水蓄能外,儲能在電力領域只用作微網和離網系統中的配套產品,大規模應用舉步維艱。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將儲能列入9個重點創新領域之一,要求科學安排儲能配套能力以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鼓勵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如果讓太陽能、風能等具有間歇性特點的發電資源變成主流,大規模進入能源系統,且要保證能源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話,儲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希望國家能在政策層面將儲能納入未來新的能源體系當中,以戰略的高度去重視。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雖在《能源發展戰略規劃(2014-2020)》《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政策中,從不同角度提出并重視儲能在短中長期的發展,但多停留在原則層面,目前我國儲能應用市場仍缺乏具體指導政策。與美國、日本相比,我國未將儲能作為獨立產業進行扶持,僅針對西部無電地區離網儲能給予一定補貼,且多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政策支持力度明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儲能的發展。
此外,中國儲能技術路線雜,標準缺失也是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盡管如此,業界對儲能的前景依然信心十足。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6月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5》預測,到2020年,中國儲能市場容量能夠達到67吉瓦。因此,降低成本,加快儲能實現市場化已迫在眉睫。目前,業界普遍認同的方法包括,推進儲能在光儲式充換電站的應用,在電價低和光照充足時像蓄電池充電,在晚間和用電高峰進行使用。還可以將容量在70%以下、不宜上路的動力電池用作儲能,實現電池梯次利用來降低成本。
儲能行業發展還需要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引導發電企業、電網、用戶等多種社會力量參與。通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的技術創新,降低儲能成本。加大對行業組織、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引入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加快儲能產業發展速度。
當前,高成本形勢下的儲能商業模式未能形成,市場價值尚待挖掘??稍偕茉床⒕W、分布式發電及微網、電力輸配、輔助服務、電動汽車儲能應用5個領域,將是儲能未來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儲能應該圍繞風電、互補光伏等新能源并網和電力輔助服務、車電互聯來進行。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