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5日在廣州落下帷幕。官方數據顯示,本屆與會采購商184801人,出口成交1720.96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自113屆廣交會以來,連續4屆到會采購商人數、出口成交雙雙下滑,表明中國外貿形勢仍然嚴峻。
被譽為中國外貿“晴雨表”與“風向標”的廣交會,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展會。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春寒料峭”,進出口總值5.54萬億元,同比下降6%,本屆廣交會更加引為關注。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介紹,歐盟經濟復蘇疲軟,日本提升消費稅導致增速下降,俄羅斯盧布大幅度貶值及新興國家地區增速放緩,都對本屆廣交會到會采購商人數造成影響。除美國、澳大利亞外,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低迷,到會采購商人數均有所減少。與上屆同期相比,歐洲減少17.88%,日本減少11.87%。
與此同時,在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下,廣交會在本屆展會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招商力度。數據顯示,本屆展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會采購商80954人,比上屆同期增長0.8%,占與會總人數的43.81%。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家到會人數增長迅猛,增幅均超過30%。
不容忽視的是,在采購商人數連續4屆下降的同時,廣交會出口成交也連續4屆出現下滑。數據顯示,第117屆廣交會出口成交1720.96億元,比第116屆下降3.97%,比第115屆下降9.64%。
劉建軍稱,在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嚴峻的外貿形勢下,“中國外貿企業要有自身的能量,否則的話就是大浪淘沙。”
對于占比達80%的中小企業,劉建軍稱,廣交會仍是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孵化器,通過這個平臺去結識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現在很多企業的戰略在發生轉型,不只是看重歐美市場,還有新興國家地區,包括非洲、南美,廣交會的到會采購商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除此之外,廣交會也力圖打造“智慧廣交會”,打造外貿新優勢。本屆展會上,廣交會首次推出“廣交會新品發布中心”,意在將中國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及時推送給全球采購商;同時,發揮廣交會線上、線下資源優勢,為中國企業的新品及科技創新提供高效的推廣。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