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月來,位于合江縣赤水河與長江交匯處的碼頭上,密密麻麻停靠著幾十艘來自江蘇、上海和重慶等地的千噸級駁船。
船上空空如也,船員百無聊賴,天天打牌度日。他們,在等待從赤水河上游運輸煤炭到這里中轉的貨船。
持續半年的干旱,已使連接長江和川黔兩省主要煤炭產地的赤水河水位降低到0.8米左右。來往穿梭在赤水河上運輸煤炭的駁船,全部被迫“歇菜”。
作為擔負著四川古敘煤田和貴州習水等地煤炭外運的唯一水上通道,自今年春節以來,赤水河四川段的航運被迫中斷。
而在貴州境內的赤水河上游,近千艘運煤船被迫停航已達5個多月。
駁船:1個星期和1個月
在赤水河匯入長江的入口處,兩岸密密麻麻地停靠著幾十艘巨大的駁船。這些駁船大多數標著江蘇、上海等地輪船公司的編號,噸位一般都在3000噸至5000噸。
這些“大家伙”的船頭高高昂起,靜靜地靠在岸邊。船艙里空空如也。船員室里,船員正在百無聊賴地甩撲克牌。
“我們已經等了一個多月了。”來自江蘇的船員小陳打著哈欠,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
2月下旬,小陳所在的駁船從江蘇運貨到重慶港卸載后,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抵達合江。
按照往年的情況,3月份水位開始逐漸上漲,他們就可以滿載著從赤水河上游運來的煤炭順流返回。“一般情況下,最多一個星期我們就可以起錨開船了。”
嚴重的干旱吞噬著赤水河河水,往日百舸爭流的河面靜悄悄的,碼頭上堆成小山的煤炭不見蹤影。不斷到達的駁船一艘接一艘地停靠下來,等待著水位上升,等待著上游的運煤船。
碼頭:10萬噸和8千噸
位于赤水河和長江交匯處的合江縣,是黔煤和四川古敘煤田煤炭水運的重要中轉站。
正常水位時,每天有一兩百艘百噸級駁船滿載著貴州習水和古敘煤田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順流而下抵達長江入口。遍布交匯處的煤炭轉運碼頭再將這些煤炭轉運到從江蘇一帶溯流而上的千噸級大駁船上,運到江蘇、上海等地。
“每年合江縣的煤炭中轉量在百萬噸以上。我這個碼頭平常至少都有10萬噸以上的煤炭。”瀘州川祥煤業有限公司貨場經理王忠瑋站在空蕩蕩的貨場邊,皺著眉頭。目前,貨場上存放的煤炭數量只有8000多噸。
為保證貨場的運轉,王忠瑋不得不依靠陸路運輸,從古藺等地運來一些煤炭,讓等待已久的駁船“吃”上一點,“每噸成本要多出50元。”
客輪:沖灘時乘客上岸
赤水河四川段全長54公里,共有8艘客輪從事合江至車輞鎮、先市鎮的客運業務。水位下降以后,客輪在上游沖灘的時候,為了減少吃水,只好請乘客登岸步行,通過灘口再上船。
合江縣地方海事處為了避免特枯水位造成客輪事故,避開水位特別低的危險河段,協調8艘客輪采取了分段運輸、滾動發班的方式,確保赤水河四川段水上客運保持正常。
航企:中斷運輸5個月
貴州省赤水輪船公司工會主席王世國介紹,從去年11月開始,該公司13艘機駁和拖輪基本上處于停運狀態。
赤水輪船公司主要承擔赤天化的化肥外運業務。直到3月下旬,四川段水位稍稍有所回升,該公司才逐漸恢復了水上運輸,“不過也不敢滿載,一般都在百噸以下。”
對于這個貴州省最大的航運企業來說,這樣的運輸狀態根本無法“吃飽”。
位于貴州境內的赤水河上游,特枯水位更為嚴重,最淺的地方水深不足0.5米。從去年10月開始,赤水河貴州段所有運煤船只全部停航。
海事:水位將逐漸回升
合江縣地方海事處介紹,正常狀態下,赤水河枯水季節水位一般在1.2米左右,可以航行百噸級的船舶。
去年以來的持續干旱,使赤水河水位低于往年正常水平,水位最低時低于設計航道水位,“即使現在都僅有0.7米左右。”
特枯水位出現后,海事部門立即加大對航行船舶的監管力度,“主要防止擱淺事故發生。”
由于裝載煤炭和化肥的駁船基本處于停運狀態,海事部門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客輪的監管上,確保客運正常和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特枯水位曾導致多起船舶擱淺事故,但因運載量小,航速緩慢,目前尚未發生船體毀損和人員傷亡事故。
海事部門預測,進入5月以后,赤水河水位將逐漸回升并恢復到正常航行標準,“不過,這也要看上游降水情況。”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