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國兩會閉幕,會上作出的各方面工作安排進入更加關鍵的落實階段。
“協同東中西,貫通南北方,放眼全世界,開放促改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備受關注。
“一帶一路”與區域開發開放相結合
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央對“一帶一路”交了最新任務。比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近60個,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占全球的63%和29%。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對世界經濟形成巨大的驅動力,對處于“換擋期”的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省份都意欲“入圍”,表示將積極參與或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可以期待,全國兩會結束后,各地各部門圍繞“一帶一路”任務的具體實踐將進入快車道。
長江經濟帶破除深層次“梗阻”
長江經濟帶,是中央布局區域發展的又一“大手筆”。長江經濟帶覆蓋上至貴州、下抵上海的11個省市,橫跨半個中國,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版圖上的作用舉足輕重。
但另一方面,阻礙這條戰略經濟帶的“梗阻”仍十分明顯。比如,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直言,長江上游攀西地區、貴州及云南部分地區與長江航運大動脈“通而不暢”,難以實質性地融入長江經濟帶。
全國兩會閉幕后,沿長江各省市將進入新一程“加速跑”,相關問題的破解也將迎來新的窗口期。
京津冀協同發展實質性突破如何實現
京津冀城市群,區域國土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包括了13座城市約1.07億人口,早在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就達到6.2萬億元。如果“京津冀”能協同“起飛”,前景十分廣闊。三地產業如何深度對接,區域協同發展質量如何有效提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焦點話題之一。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2015年,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
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關鍵在發展,重點在協同。記者了解到,面對國家戰略的歷史性機遇,記者梳理發現,三地均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2015年重點任務,在各自做好發展“內功”的同時,還將交通互通互聯、大氣污染防治和產業對接作為協同發展的重點領域。專家認為,京津冀城市群只有形成資源共享、錯位發展的局面,才能興規模效益之利、除過度集聚之弊。這也將是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的一大看點。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