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1月14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上,國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國內光伏電站新增裝機14GW。14GW的分配比例是:分布式光伏占比60%,為8GW左右,地面光伏電站6GW左右。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盡管精確數據尚未披露,但從現有數據判斷,肩負“拯救光伏制造業”重任的分布式光伏并未如期完成2014年新增裝機目標。這是行業的尷尬,也是政策推動者的尷尬。究其根本,融資困難、電網接入、稅收補貼及安裝質量等問題是“獨享專寵”的分布式光伏出師不利的關鍵。
放眼世界,分布式光伏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光伏發電已成為歐美國家新能源產業的新寵,學習國外的經驗已是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所修的一門必修課。針對于此,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課題組邀請了英國可再生能源與氣候變化主管Christian Romig、美國戰略能源分析中心主任David Mooney博士、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及來自國家能源局、環保部、中電聯、華北電力大學等多位知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在京召開分布式光伏發電國際經驗研討會。會議期間諸位專家針對英國、美國、德國以及臺灣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展經驗進行了討論,并對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發表建言。
同樣的補貼 不一樣的國度
所謂上網電價補貼(Feed-InTariff),也被稱為強制性上網電價補貼、可再生能源回購電價,是一項旨在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的政策機制。政府與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個人或公司簽訂一份20年的長期合約,期間發電者每向公共電網輸送一度電,除了獲得原本的電價以外,還可以賺取若干補貼。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的目標就是要積極的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者,確保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個人或者電力公司的投資獲得穩定的收益。
盡管作為自由市場的捍衛者,英國本來十分堅持“固定電價與資本主義精神相悖背”的原則,然而也因起初國內的再生能源發展的一蹶不振,最終也只好于2008年推出,2010年采取固定電價制度。據英國可再生能源與氣候變化主管Christian Roimg透露,在歐盟的標準下,上網電價宗旨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5%到8%的收益回報率,往往要橫跨10年到20年的時間規劃。所以,長期來看可能也會有通脹的壓力,這部分的資金政府通過上網電價的收取,控制并限制政府過多的財政,也就是收取更多綠色發電的收費。因此一定的百分比是通過最終客戶的稅收來完成。最終每個消費者要為此付費,每年一個客戶較之前增加7英鎊,一般平均客戶的電價每年是1300英鎊。
英國可再生能源與氣候變化主管Christian Romig
無獨有偶,我國發展改革委也與2013年明確通知,對光伏電站實行分區域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然而在我國政策卻在市場面前層層受阻,有開發商堅稱目前度電0.42元的補貼,實質上還是有些低,因此開發商只能給業主提供一成至兩成的用電折扣,“再多,我們就沒有盈利空間了。但對業主而言,這樣的電費折扣還是缺乏足夠吸引力”。利益誘惑不足,讓開發商的項目經理費盡口舌,卻仍無法說服業主接受分布式光伏,一些業主考慮的是,“每年只省幾十萬元的電費,卻必須承擔造成廠房損壞等風險,不太劃算!”
分布式光伏開發商通常會租用工商企業的廠房屋頂,投資期長達20年。此間,若工商企業出現破產倒閉或搬遷,開發商將蒙受巨大損失:屆時他們只能將這些分布式電站并入大電網,按照新政,這樣不能再領取0.42元的度電補貼。若不能自發自用,并網問題又成為潛在隱患。多數分布式光伏開發商認為,現在分布式光伏尚未大規模發展,問題還未暴露。雖然國家電網一再承諾對分布式光伏并網給予支持和便利,但以往的經驗讓他們對此持懷疑態度,“畢竟你動了人家的奶酪,一旦大規模發展,這方面肯定要出問題。”
因此,種種市場及外因的阻力之下,導致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與英國大相徑庭。在英國已經因為補貼政策導致裝機量暴增而季度性下調補貼時,我國卻在2014年倒在了14GW的裝機目標下,實際上只完成了10.52GW。
玩融資?彭小峰不甘落后
2014年4月17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太陽能是奧巴馬政府全面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隨著對太陽能研發的大量投入,美國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已大幅下降,太陽能市場增長迅速。美國整個太陽能行業的發電能力已從2008年的約1200兆瓦增至目前的約1.3萬兆瓦,可以滿足220多萬戶美國家庭的用電需求。美國能源部還將為企業安裝使用太陽能和獲取清潔能源融資出臺技術指導手冊。美國能源部已宣布計劃為太陽能創新應用項目提供至少25億美元貸款擔保,以完善太陽能分布式發電系統。
美國戰略能源分析中心主任David Mooney
美國分布式光伏的蓬勃發展顯然離不開其完善的融資政策。然而我國光伏電站的項目融資一直非常艱難,目前商業銀行很少發放項目融資,只是按照開發商的公司資質發放貸款,單個項目、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融資基本不做。對此,前賽維LDK董事長,現SPI董事長彭小峰推出專注于綠色低碳生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綠能寶。借能源互聯網、金融理財之手曲線拯救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融資難的問題。
簡而言之,投資人的最低投資額度只需要1000元,購買基于待建太陽能發電項目中的太陽能發電板,并將其委托綠能寶出租給太陽能發電企業,即可獲得穩定的租金收益,保證首期年化收益高達10%。同時可以隨時轉讓購買的份額,鎖定期為15天,鎖定期后,3天之內可確保轉給第二個接收人,或由企業出面進行回購。盡管民間的力量無法與美國能源部25億美元的龐大機會相媲美,但是對于我國諸多亟待資金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來說,這些來自眾籌的資金勢必會為其發展加一把火。
師從德國?1.0已經OUT要學2.0
目前德國采用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補貼無條件并網,這個政策在德國現時也被稱為德國能源轉型的1.0版。很多德國人認為,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德國能源轉型的1.0版對德國的能源轉型、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一部分是沿襲德國的,然而在2013年11月召開的德國能效大會上,“德國能源轉型2.0版”成為新的名詞。這標志著德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將結束無條件補貼全額并網的計劃時代,今后也將與傳統電力一樣,在電力市場上進行交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
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強調盡管短時間內我國無法完全像德國一樣結束無條件補貼,但也應該拋棄1.0時代的老觀念,盡量向2.0版轉變,避免走德國人已經走過的彎路。中國目前分布式光伏盈利的關鍵正是用電價,在陶光遠看來,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原則應為0.42元/KWh。同時他也倡導光伏電的用電價或上網電價也應像水價一樣分高峰和低谷期收費。如35-110千伏以下普通工業高峰:1.42元/kWh。35-110千伏以下普通工業平段:0.85元/kWh。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價:0.53元/kW。農業生產電價:0.51元/kWh。
對于我國光伏裝機容量不足(本地消納容量+外送傳輸線路容量)的問題,陶光遠借德國之經驗發表感言,他認為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時應分散安裝,不要集中在一地,同時要改造傳輸線路,最后通過智能用電、產業發展、儲能等手段增大光伏發電高峰時段的消納能力。
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課題組與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結語
在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看來,對于目前我國的分布式光伏發展,補貼依然是必不可少,通過補貼才能激烈光伏產業不斷創新。這符合經濟能夠承受的一個范圍,也符合市場的一種規律。
到2020年,我國光伏目標爭取達到一億千瓦,顯然這需要無數創新者去努力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盡管美國、歐洲有著種種優勢,我國也同樣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正是我們這片土壤培育出馬云這樣具有革命意義的人才,或許可再生能源領域將是培養下一個馬云的沃土。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