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稿對分布式沒有實質性幫助
征求意見稿提出,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目標為15GW左右,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8GW,分布式光伏7GW。綜合考慮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特點和各地區的建設條件,對各地區提出最低任務指標,但不設年度規模上限。北京、天津和上海分別設定5萬千瓦分布式發展最低目標,不設發展規模上限。征求意見稿還指出,分布式光伏應優先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作為首次將屋頂分布式單獨列出來的政策文件,大家普遍認為對屋頂分布式的發展非常利好,因為“不設上限”。
一位光伏上市公司高管認為,征求意見稿對分布式沒有實質性幫助。“因為之前下的規劃就沒有實現。現在這個意見稿僅僅規定最低3.15GW,對于投資方調整電站的選擇沒有根本促進作用。”
根據國家能源局1月16日發布的數據,2014年新增光伏并網容量為10.52GW。再看電網企業報送的數據,2014年新增光伏并網容量9.47GW,其中分布式3.18GW。統計口子不一樣,數據有差異,但分布式發展緩慢是不爭的事實。較2014年初規劃的8GW,分布式縮水如此之多,讓人大跌眼鏡,同時不得不感慨上層規劃的草率和實際市場的艱難。
另一位“盤踞”在北方的光伏人士對這份征求意見稿同樣表示“無感”,他毫不諱言地說,看2014年的完成情況就說明分布式不好搞。租別人的屋頂風險太大,如果租用民營企業的屋頂,企業過幾年破產或者效益不好,不交電費或者要求降低電費,怎么辦?
在國內普遍缺乏契約精神的商業環境下,“你不同意,我找個理由比如屋頂漏水,讓你拆電站;或者晚上派人扔幾塊磚頭,你能怎么辦?”
他繼續向記者說道,如果合作方是國企,換了領導就會出問題,以前簽訂的合約或成一紙空文,無法執行下去。“法律訴訟基本沒用,痞子精神盛行。”據記者了解,一些企業吃過啞巴虧后,對工商業分布式奉行的態度就變成了“打死我也不干”。
廣東一位分布式光伏從業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征求意見稿)算是利好,但實際上分布式的開發還是需要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政策面和地方政府節能減排的決心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看開發商的實力、投入力度和工作效率。”
當然,無論業內人士對政策如何“看透”或“看輕”,在光伏產業并沒有完全市場化的前提下,政策的作用仍然舉足輕重,利好政策對光伏市場和人心士氣仍有著相當的提振。
有分析師表示,征求意見稿提出集中式電站8GW,分布式7GW,并限定了屋頂分布式的最低建設規模,所以2015年國內光伏市場將以穩定發展地面電站的同時,加大推進分布式電站,并逐步轉換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在國內光伏市場中的角色。
安信證券認為,一方面屋頂分布式光伏依然是光伏發展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能源主管部門希望通過不斷增加分布式屋頂項目建設,繼續探索其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使得分布式光伏逐漸走向成熟。而分布式光伏將由政策培育期向規模增長期和商業模式形成期轉變。
分布式光伏的未來在民用
2014年,全球的光伏市場的發展呈現出大、小型項目齊頭并進的態勢。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日發布的數據,2014年全球太陽能投資總額為1496億美元,小型分布式發電項目(項目容量低于1兆瓦,絕大多數為屋頂光伏系統)投資占到太陽能總投資額近一半的比例,為735億美元,同比增長34%。
根據此前的報道,2014年,澳大利亞大型太陽能市場依然表現疲軟。不過,住戶與小企業對太陽能的熱情仍維持強勁水平。據澳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商綠色能源市場的數據顯示,2014年,約18.6萬個小型太陽能系統被安裝,總裝機816.64兆瓦,系統平均規模4.4KW。
英國的民用光伏市場也是熱情澎湃,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DECC)日前公布的報告,2014年,英國有12.5萬個家庭用戶在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系統,總裝機量達700兆瓦。
工商屋頂分布式在產權不清晰、融資難以及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等種種限制下,舉步維艱。很多從事分布式業務的光伏人士看好民用分布式未來的發展。
上海米昂新能源CEOchris.tsai表示,從財務模型上看肯定是工商業分布式優先,民用分布式5年內主要依靠政策,5年后平價上網時才是爆發時刻。”他認為上海和安徽兩地的民用分布式將有大的發展。
在諸多民用分布式的踐行者中,中電電氣民用光伏系統負責人王強深有體會,他說,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光伏產業在大起大落之后理應回歸本源。在質問政策和銀行給我們提供了什么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問問我們為這個市場準備了什么?
“目前,光伏企業都在創新和摸索,尋找自我生存空間。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將量做起來,發展到一定規模,從而真正影響到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決策,對光伏發電敞開綠色大門。”
王強認為民用光伏的發展應該抓住消費屬性,將服務網點鋪開,通過社區推廣和示范點的搭建來培育市場和消費者,并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同于大型地面電站看重投資回報率的思路,民用光伏應向消費者傳遞綠色環保和能源生態體系的理念。”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