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被喻為煤礦“氣老虎”,是煤礦安全生產的“第一殺手”,如何馴服“氣老虎”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大課題。而內江市威遠縣兩河鎮的沙灣煤業,卻將瓦斯“化敵為友”,不僅破解了安全難題,還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瓦斯變廢為寶的秘密武器是什么?12月3日,記者來到沙灣煤業一探究竟。
專項資金投入攻破瓦斯發電技術難關
威遠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鐘孝軍先科普了一盤,我省煤礦井型小、瓦斯災害較重、多為薄煤層或極薄煤層,如何解決小煤礦瓦斯抽采難題,將瓦斯抽采與利用相互促進,實現煤與瓦斯共采,既是煤礦瓦斯治理的迫切需要,也是煤礦企業循環發展、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為此,我們想通過給企業補貼和獎勵的方式,讓企業去探索一個解決之道。”
沙灣煤業就是這樣一個先行先試企業。“通過內江市國土資源局配合,爭取了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800萬元,配套建成相關基礎設施。”沙灣煤業機電副總鐘建權說,“沒想到,一試,就試出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通過科技人員的多方面摸索和攻關,終于實現了突破——能在井下穩定地抽出瓦斯純量每分鐘7—10立方米,保障供給2000千瓦發電機組發電,每天可發電2.5萬-3萬度。這也讓沙灣煤業成為內江市煤礦瓦斯抽采并成功發電的第一家。
“這一技術成就為省市縣安監、國土、經信委等部門所矚目,作為極薄煤層高瓦斯礦井瓦斯治理一項有效技術措施的成功范例,改寫了極薄煤層不能抽放瓦斯和發電的歷史。”鐘建權說,“有不少我們的同行來參觀學習,我們要把這個模式和經驗復制傳播出去。”
實現三重效益安全、環保和經濟效益兼顧
瓦斯抽采究竟帶來了什么效益?
“首先,是解決了礦井瓦斯濃度時有超標的現象,使礦井原瓦斯濃度由0.75%以上降至0.4%。”鐘孝軍說,達到了《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確保了礦井正常安全生產。
“可別小看這個降幅,高濃度瓦斯可以比低濃度瓦斯多產生21倍的二氧化碳。”鐘孝軍說,這也顯現出了瓦斯抽采的第二層效益:環保。
“自從改變回采工藝,實施安全高效的瓦斯抽采先進技術措施以來,公司提高了采區回采率和礦井回采率,僅采區回采率,就從72%提高到85%。”沙灣煤業董事劉本權說,把瓦斯廢氣利用起來了,減少了毒氣的排放,減少大氣污染。
同時,還減少了煤礦這一不可再生資源的損失,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工程實施以來的這幾年多采出原煤16.1萬噸,增加收入1.7億元。”這是間接經濟效益,還有直接經濟效益。
目前,裝機2000千瓦機組運行后每天可發電2.5萬-3萬度,“能滿足公司60%的用電量,同時發電鍋爐余熱利用蒸汽用于員工洗澡,取消原來的2噸燃煤鍋爐。發電和余熱的利用為公司年節約標煤6804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6440噸。”鐘建權表示,從直接的經濟效益來算,每個月至少節約40萬元。
劉本權介紹,第二期工程實施后,發電量不僅可以滿足企業自用,富余的電還可并入國家電網。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