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應對氣候變化,反思全球發展模式”為主題的第四屆中歐社會論壇2日在法國巴黎開幕。近300位來自中歐的企業家、專家、NGO、媒體人士以及政府高級官員將在四天時間內展開對話,針對氣候變暖、可持續城鎮化、人類總體發展模式等氣候和環境相關領域展開深入討論,以期促進中歐民間社會共同參與全球事務,并對2014年利馬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0)和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上達成共識有所助益。
歐盟環境總司司長卡尓·法肯貝格,法國前環境部長科林·勒葩吉,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毅,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前會長、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這次高級別國際交流活動由中歐社會論壇和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共同主辦,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也是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系列活動之一。大會在首日確立焦點議題——最終敲定一份《共識文本》,綜合中歐民間社會的建議和期待,為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供參考。
針對這一目標,大會將圍繞反思全球發展模式的12個議題展開分組討論,并組織考察組代表們分赴各地考察。與會代表的交流和討論將豐富《共識文本》內容,文本初稿目前也已經向社會公開征集建議,并將最終形成一份代表中國、歐洲、南美,甚至美國等更多地區的《共識文本》,于12月5日在大會上發布。
在文本中,中歐民間社會將全球氣候波動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作為一個共同的社會愿景,梳理中歐社會之間在氣候與低碳問題上的差異與共識,積極尋找解決思路,縮小各國之間的分歧,并向全球發起倡議。這份《共識文本》臨時文件將提交給今年12月召開的利馬聯合國氣候大會,正式文件將于2015年初發表并提交歐盟委員會及中國和法國政府。
在中歐社會論壇期間,來自中歐的民間社會代表積極對話,探討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在SEE主辦的“推動綠色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分論壇上,來自中歐的企業家相互分享了很多務實的低碳減排和綠色發展案例;NGO對話專場圍繞中歐民間社會組織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應扮演的角色及民間社會如何合作展開熱烈討論;在中歐城市對話專場,政府官員、專家、企業家們也就氣候變化中的城市轉型提出了很多建議。
“氣候變化不僅是環境問題、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常務副秘書長王利民表示,“要共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必須加大在社會領域的工作力度。這次中歐社會論壇是一次契機,呼吁國際社會聯合起來,提高公民個體對社會整體事務的參與意識,共同反思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