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伴隨著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出臺,新能源汽車正在從夢想大步走向現實。
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四川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洽談會上,四川省省長魏宏曾在發表主題演講時提出,“我們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努力把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成為千億產業集群,努力使四川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及應用基地。”
四川是全國重要的汽車制造產業基地之一,已形成集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銷售、維修為一體的汽車產業體系。然而新能源汽對于全國來說起步時間相當,四川如何能夠在政策利好,技術和市場還不成熟的前提下,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成支持四川長遠發展的高端產業,成為一道四川政府和企業的“必答題”,正在成都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成都)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的專家學者們也給出了一些參考答案。
集中發力:四川避免各自為陣
“2014年到2020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黃金發展期。”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主要奠基人、北京大學教授其魯表示,出于擺脫石油依賴、加強環保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對電動車的支持力度會不斷加大。“川企要在這個期間卯足勁兒前行。”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很長,包括研發、生產、銷售,后市場服務等各個環節,而在每一個環節又需要多方面合作。川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以及科研單位要避免各自為陣,集中優勢來發展。”王海林對此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作為四川省加速培育的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具備良好基礎,整車制造方面已取得突破,三大核心部件中,動力電池領域初步形成了從材料加工到電池生產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驅動電機和電控兩大領域也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目前如何協同發展是關鍵。”
縱觀今年在四川舉行的包含綿陽科博會、成都國際車展、中國西部博覽會等各大展會上都有新能源汽車的身影,一出場便能博得頭彩。近日,在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新能源車試乘試駕活動中,各式電動、混合動力新能源車的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試乘試駕。
新能源汽車到底有多“新奇”?“經濟實惠又環保,性價比非常高,我比較看好。”成都市民邱凱試駕后,對其性能與舒適性非常滿意。
“新能源汽車無疑是目前汽車行業的重點、焦點、熱點。”作為四川省唯一的本土整車制造企業,四川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監孫長鈺表示,新能源是趨勢,是未來,眾車企一定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實現在汽車行業的不懈追趕和“彎道超車”。
并駕齊驅:技術與市場兩輪“上路”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猶如一輛飛馳的車子,而這輛“車子”下最強勁的兩個“輪子”,便是技術驅動與市場拉動。
“目前電動汽車技術已經過關,但市場接受度低,因此產業化比較困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為電動車的“三電”(即電機、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成本太高而導致電動車成本及銷售價格偏高,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二是雖然目前已經在有電動公交車的地方設置了充電樁,但市區外難以保證電動汽車充電需求;三是充電時間較長。”川汽新能源汽車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國棟分析道。
對此,王海林透露,由企業主導推動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聯盟即將成立,該聯盟集中了省內40余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既有前端的天齊鋰業(002466)等鋰礦、鋰材料企業,也有中端的電池、電機研發企業以及川汽這樣的新能源整車企業,促進四川省內新能源汽車“產學研用投”一體化發展。
“在自主研發的同時,引入國際國內第一流的技術。”其魯認為四川非常適合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兩條腿走路,實現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突破。
川企興能新材廖公司鋰電技術總監范未峰認為,動力電池續航能力的設計要權衡消費者的用途和成本。如果僅僅是市內代步用,續航能力200公里-300公里已經足夠,成本也偏低。新能源車可以先填補一些短里程細分市場的需求,在逐步擴大市場范圍。
后市場服務:鼓勵民資參與充換電產業
“王主任,我們很想進入成都市場,建設充電樁。”全國第一家民企第三方運營商電樁CEO先越在論壇現場向王海林傳遞出這樣的信息。
“我們非常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王海林很爽快的應答。他表示,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打開,在“后市場服務”方面也需要跟上,很需要民資來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
四川啟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麒也認為,新能源汽車難以大范圍推廣的原因之一,是充電樁規劃建設沒跟上,由于擔心充電不便,使得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快速充電與電池續航時間也是車主關心的因素。
目前,四川省電動汽車技術方面,已經可以做到續航里程300公里,電控可以控制3000節鋰電池。然而全國多地都已經頒布了各自的充電系統產業布局,在該領域四川省仍毫無動靜。
對此,王海林表示,四川省正在加緊研究充換電站產業規劃,大部分省市目前的規劃都是純充電樁產業鏈,四川目前還在研究充電和換電的經濟效益對比。“四川目前擁有充電樁1000個左右,但都集中在成都,未來的布局是將把充換電產業延伸到更多地區。”
“目前民企進入充電樁行業已經沒有門檻。”先越表示,但阻礙民營資本進入充電樁領域的主要問題是充電樁標準不統一。此外,建設充電樁的盈利模式目前還不清晰成為又一阻礙。建設一個高電壓快充電樁成本為大約10萬元,一個慢充電樁大約成本為2萬元。所以在未來的3年內,電樁需要投入的充電樁建設成本就達到2到5億元。“目前,尚沒有地方政府出臺對于充電樁初建成本的補貼政策,如未來有關充電樁建設有補貼政策出臺,將極快的帶動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