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哪個階段,電力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家電網作為遍布城市與鄉村、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人造網絡,始終承擔著“經濟要發展、電力要先行”的重任。
如今,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30多年后的今天,我國將努力打造包括智慧城市建設等為主要內涵的中國經濟升級版,推動工業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加快信息產業、智能制造業等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與此相對應的是,以信息化和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高度融合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設,拉開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大幕,給智能電網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具有傳輸電能、配置資源的網絡市場功能的智能電網將擔當起能量和信息同步傳輸的重任,既構建新的能源保障和供應服務體系,為智慧城市美好生活提供可靠、高效、優質、清潔電能,又推動智慧城市通信信息網絡建設、助推“三網”融合,在建設寬帶中國、“光網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從而實現電網公司“只賣電”到“也賣電”的轉變,新“電力先行”也成為電網公司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選擇。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將智能電網發展戰略融入到嘉興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去,以智能電網驅動智慧城市建設,在實現公司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奉獻清潔能源,助推社會和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電網更智能、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用實際行動全方位詮釋中國經濟發展新時期“電力先行”的全新涵義。
新“電力先行”――電力事業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可靠的電網保障,是否擁有容量充足、結構合理、調度靈活、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大電網,關系到一個地方的綜合實力,“經濟要發展,電力須先行”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經濟發展面臨新一輪轉型升級的當今,傳統的電力先行隨著不缺電已失去了現實意義,新“電力先行”則是內涵式發展,是對電網網絡經濟功能的重新定義。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紀最新發展方向,作為能源資源的配置載體、遍布城鄉的公共網絡——電網日益成為工業化、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電網自身技術的相對落后,堅強性不夠、信息化不夠、自身能力與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對等,使電網具有往信息化、智慧化、互動化方向發展的內在需求。
同時,最新通信信息技術(4G無線通信、OPLC、云計算)在電網中的應用,使智能電網成為電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傳感器技術與信息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為系統狀態分析和輔助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持,使電網自愈成為可能;調度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柔性輸電技術的成熟發展,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電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網絡的完善和用戶信息采集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因此,依靠現代信息、通信、傳感和控制技術,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充分發揮電網傳輸電能、資源優化配置和網絡市場作用,已成為我國能源和電力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電力先行”為電網發展實現由粗放型到集約型轉變創造了條件。粗放式的發展方式使傳統電網發展受到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制約,以嘉興電網為例,2010年嘉興電網所占土地空間資源已達嘉興市國土面積的6%左右,土地要素的制約使電網建設難以為繼,因此,電網建設必須實現資源整合、集約建設,實現與其他產業(如通信信息產業等)集約共建,推動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廣電網融合發展。國家電網作為覆蓋城市和鄉村、連接電廠和用戶、承擔能源優化配置網絡市場功能及社會功能的公用網絡,在擁有相對較多社會資源的基礎上,將承擔起為社會提供更多服務的重任,在能源供應保障服務體系下發揮更大的潛能,實現從“只賣電”到“也賣電”的轉變。
踐行新“電力先行”,還將為國網公司成為國家標準制定者創造條件,通過統一及創新技術標準,實現技術規范,而這些標準和規范將由相關政府部門推廣,最終把國網公司的企業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