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用電量是在增加的,但火力發電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水利發電以及其他新能源發電模式已經開始對傳統的煤炭發電進行替代。中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近日,根據英國媒體稱,通過官方數據分析顯示,中國煤炭使用量本世紀以來首次下降。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能源分析數據,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煤炭使用量同比減少了1%至2%。這個降幅與本世紀初以來每年5%至10%的增幅形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煤炭使用量下降的最大意義在于,中國經濟增速仍然保持在7.4%。中國經濟正在擺脫對煤炭的依賴。
煤炭使用量下降的原因是需求減少。中國統計局稱,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多地源自服務業、水能和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而不是重工業部門。
"今年,我國煤炭用量確實出現下降,有以下幾個因素:宏觀經濟影響煤炭使用需求下降,主要集中在電力企業、鋼鐵企業上面;環保風暴提升了火電企業對噸煤發電的效率,以減少用煤消耗。"金銀島煤炭分析師戴兵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09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204小時,同比減少174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723小時,同比增加84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512小時,同比減少182小時。
全國用電量是在增加的,但火力發電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水利發電以及其他新能源發電模式已經開始對傳統的煤炭發電進行替代。中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但以此來說明中國已經擺脫對煤炭的依賴,未免言之過早。"去煤炭化"是一個趨勢,但絕不是幾年時間就能處理好的。
"中國經濟擺脫對于煤炭的依賴,從目前來講,是不現實的。目前煤炭用量減少的主要原因還是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整體能源消費水平增速也出現了回落。當前我國以煤為能源主體的能源格局還是沒有太大變化。我國富煤少油貧氣的能源結構決定短期以煤為主體的能源結構很難改變。此外,煤相對比較廉價,對我們能源保障以及成本等都有較大意義。"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現在國家提出了能源革命這個概念,后期新型能源發展會加速。后期會有變化,但短期還是以煤為主。
目前國家能源結構轉變剛剛開始,并不是很明顯。主要發電還是依靠燃煤發電。能源結構轉變及去煤炭化,必須提高其他代替能源的使用量,但我們燃氣電廠、燃油電廠發展緩慢,而且我們國家是多煤缺油少氣。所以短時間去煤炭化,對能源結構來說,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我們目前還看不到,能夠代替煤炭作為能源的其他能源,較好的發展前景。所以短時間,中國的能源結構難以調整。我們沒有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其他可代替能源進程也發展緩慢,如煤制氣、頁巖氣、天然氣等,中國還將繼續保持對煤炭高使用率的狀況。
戴兵表示,能源結構調整,不是上來就要去煤炭化,是應該先發展煤炭可替代能源,只有其他能源形勢發展成熟,才可以替代煤炭使用,到時候才能減少對煤炭的使用率。我們現在問題不是能源調整,也不是去煤炭,重要的是對于煤炭我們應該怎么用才能環保,效率才能高。
我國的環保技術發展較為緩慢,導致了我們對煤炭使用后造成污染的誤解。我們總是看經濟建設投資,但是卻忽略了環保投資,環保技術投資,這個在發達國家,正好和我們是相反的。
從長遠來看,去煤炭化是大勢所趨,進行能源結構調整也是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