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石油國際合作如何“轉身”

2014-08-20 16:50:17 能源評論   作者: 陳衛東  

作為一個大國,中國要改變能源安全觀和國家價值取向,應該考慮在保證全球能源安全的基礎上,來保證自身的安全。因為,在全球化格局的今天,沒有全球能源的安全,就沒有自己的安全。

一段時期以來,天然氣無疑是最為搶眼的化石能源,但石油作為“能源皇帝”的地位仍未改變。最新發布的2014年BP能源統計報告顯示,石油仍然是第一能源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2.9%。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何在能源轉型大潮下華麗轉身,更好地利用世界石油資源保障能源安全,需要業界深思并付諸行動。

1993年,中國首次成為石油進口國。20年來,中國已在全球33個國家執行了100多個國際油氣合作項目,建成中亞、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5大國際油氣合作區。同時,我國海外油氣投資的經營模式發生很大變化,從最初的利用組織經驗、服務隊伍和裝備優勢,與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競爭不是很充分、勞工政策不是十分嚴苛的蘇丹國家的合作模式,發展到以發揮石油企業綜合一體化優勢,參與政治環境不穩定的伊拉克國家的全球公開招標的合作模式,再到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的合作模式,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然,中國目前雖然是世界油氣市場最大的國際買家,但在有些領域還缺乏相應的話語權,未來,要注重打好“組合拳”,從資源、技術、通道、市場、儲運等角度制定相應戰略,不僅要重視找油,同時要加強煉油、用油的能力,還要注重拓展油氣合作領域,從規模擴大化到全面縱深發展,實現從傳統的油氣資源合作到煉化、銷售等環節的合作,多方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中國站在舞臺中央

BP最新報告顯示,石油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14年出現下滑,目前市場份額是自1965年以來的最低值。在能源轉型的大格局下,維護爭取本國最大利益是各國能源政策的出發點,而中美俄三國能源領域的互動推動著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的演進,這也催化著三國能源領域的互動,并由里及外影響著全球能源格局的演進,大國政治家和超級能源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理解和承擔自己的責任。

中國、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是今天世界上對能源格局影響最重要的國家。除了能源油氣領域,中美俄同時也是聯合國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多個重大領域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盡管冷戰結束了,意識形態根本對立的陣營已不復存在,但中美俄三國的任何的合作互動與分歧差異都會對世界產生重大甚至是深刻的影響。

美國頁巖氣革命引發了新一輪能源革命。從供給維度上看,能源不再稀缺。新的供需平衡和地緣政治格局必將隨之逐漸形成,美國再次引領石油工業占據有利地位。頁巖氣技術應用到頁巖油致密油的開發生產,美國頁巖油致密油產量迅速增長。過去五年,全球石油產量增量的一半來自美國,主要得益于頁巖油致密油的產量增加。美國石油進口依存度下降到了40%,也許還會進一步下降。EIA和IEA對美國本土石油產量都有較為樂觀的預測,美國有望回歸1000萬桶/日產量俱樂部,今天能達到這個產量的國家只有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可預測的數十年里,美國石油還不可能實現自給自足,但美國能源獨立的概念已經對全球能源格局帶來的沖擊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中國則是另一幅圖像,能源消費和油氣進口依存度都在迅速增加,將會很快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俄羅斯經濟和財政收入對油氣和其他資源出口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俄羅斯需要更多的投資用于勘探開發新油田建設新的基礎設施,以維持足夠的油氣產量。而中國將必須花更多的錢進口石油天然氣,以滿足需求和調整能源結構,逐步降低對煤炭的依賴。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能源轉型的大舞臺上,中國經濟站在了舞臺中央,強光燈聚焦下的中國,不僅被國際媒體、政界和學界高度關注,國內媒體學界和社會也極為關注。因為能源價格、空氣環境和供給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式并購別買“包袱”

企業并購和能源安全是兩條道路上跑的車。石油企業海外并購對增加全球能源供應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不能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因為還存在著資源所在國允不允許把油氣運出來、有沒有技術條件、油品是否適合國內煉制以及成本等一系列問題。

過去5年(2009~2013年),中國三家石油央企海外并購支出超過1000億美元,同期美國三家跨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和康菲)并購凈支出(并購投資減出售資產收入)不足100億美元,而歐洲四家跨國石油公司(BP、殼牌、道達爾和ENI)出售資產超過了購買投資約500億美元,進入油氣資產凈出售回收現金的調整期。世界石油產業海外并購進入了“中國并購”時代。

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公司海外并購首先是增加了世界石油產業的投資,增加了全球油氣產量的供給,到2013年年底,中國石油公司的海外份額產量超過了一億噸/年(200萬桶/日),按平均50%份額計算,中國石油公司海外投資增加了400萬桶/日的產量供給,約占全球石油產量的4%,這是中國石油公司對全球石油產量增長的貢獻。但中國石油公司海外份額油被直接運送回中國的不足份額產量的10%,90%以上的份額產量都在國際市場上賣掉了。中國進口石油絕大部分是通過國際貿易實現的。

中國石油公司海外并購可以看作是全球能源轉型的一個部分。由于發展戰略轉移和資產組合調整的需要,埃克森美孚、BP等超級跨國石油公司退出了一些石油區塊,離開了一些國家,中國石油公司接替進入部分這些區域。由于中國石油公司較為獨特的組織構架和獨特的能力,在部分地區取得了不錯的經營績效,而在更多的地區還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經營只有二十年的經歷,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將不會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海外并購海外經營,中國石油公司的學費還遠遠沒有付夠,更多的困難還在前面等著我們。希望中國石油公司在各個方面都學得更快一些,更聰明一些,進步更快一些。

非常規油氣與能源多元化,迫使傳統石油公司重新審視資產組合和經營模式。中國的石油公司對外并購,一定要從戰略上認識這一點,否則我們買別人扔掉的東西,過后就成了包袱,這對中國石油企業的領導人提出了新的高要求。

新型安全觀和價值取向

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解決本國的能源安全問題。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能源安全觀和國家價值取向。如果認為能源一定要自給自足、自己掌握資源才安全,那么安全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在全球化時代,保障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需要通過國際合作開發和國際貿易。最重要的出路有兩個:一個是創新,例如儲能技術的突破;另一個是實現能源就近供給。對中國而言,能源就近供應通道向西有中亞和中東地區,向北有俄羅斯,向南有中國的南海。

隨著能源消費重心轉移,中東正在成為亞洲的中東。據統計,中國的石油供應超過50%從中東地區進口,日韓達到90%,印度達到75%。雖然亞洲是能源消費最大、增長最快的地區,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對主要石油生產區——中東沒有太多有影響力,也沒有像美國、歐洲那樣的相互交往平臺,這是嚴重缺陷。對俄羅斯亦然,即使在近十年的油氣進口快速增長期間,來自俄羅斯方向的油氣對中國而言幾乎也是無足輕重的。在2012年中國能源進口組成中,56%的原油進口來自中東,而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大概只有6%。而因此一定要重視區域的聯合和協調。亞洲各國不聯合、不團結,就不能形成一致的價值觀,不能形成統一話語權,不能很好地維護本地區的利益。

從戰略角度考慮,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的不是要解決怎么能夠能源獨立的問題。隨著地位的提高,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應該考慮在保證全球能源安全的基礎上,來保證自身的安全。因為,在全球化格局的今天,沒有全球能源的安全,也沒有自己的安全。

(作者系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石油,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