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后到幕前,從“風口”到“浪尖”,在風電產能相對過剩的行業現狀中,湘電集團邁出了戰略轉移或者說產業升級的關鍵性一步:即從傳統的風電電機生產延伸至風場資源開發和風力發電,其旗下一家注冊資金達20億元的新能源投資公司即將于下月中旬正式掛牌。與此同時,湘電集團董事長、湘電股份、湘電風能董事長周建雄也在近期展開了一場搶灘風場資源的“追風”行動。
圈地:投資20億注冊公司搶灘風場
從福建到山東,再從內蒙古到黑龍江,湘電集團董事長、湘電股份、湘電風能董事長周建雄最近一直在追著風跑。昨天,他還在內蒙古通遼市和有關方面洽談,擬加速推進湘電集團在通遼開魯縣的風場建設。其實,湘電股份在2月15日即已公告,湘電風能全資投資8000萬元,在通遼市開魯縣投資設立“湘電風能(內蒙古)服務有限公司”。
據湘潭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譚浪證實,湘電集團去年即與通遼政府達成協議,5年時間投資60億元,實施風電資源開發、產業化基地和重型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一期建成后達到200臺套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有望實現20億元。素有“一年兩季風,從春刮到冬”之稱的開魯縣,具有獨特的風力優勢,其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方案已通過國家能源局核準,并由國家能源局對各風電場開發業主給予了授權。目前,入駐該縣大型風電企業有華電國際、中電投等多家企業。
雖然開魯縣風力資源豐富,但湘電風能有限公司風機系統總設計師宋曉萍博士說,湘電風能的目標并不僅僅只有開魯縣一處。“我們已經對黑龍江、山東、甘肅和福建等地的風場資源進行了前期考察,并且已經和一些地方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另據譚浪介紹:“風場資源是稀缺的,誰擁有風場資源,未來誰就擁有風機乃至整個行業的定價權,所以湘電近期投資20億元,在湘潭高新區注冊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投資公司,專門用于投資風場資源。這家公司將于下月正式掛牌。”
突破:湘電海上風電電機明年量產
對湘電風能而言,與在內陸風場“跑馬圈地”一樣激動人心的還有對海洋風力資源的渴望,尤其是2月中旬,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海洋局聯合下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之后。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羅百敏告訴記者,即將成為新投資熱點的海上風電將打破現狀,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新增長點。“湘電也將造船出海,尋求新的盈利空間。今年10月湘電將生產出海上風電的第一臺樣機,并實施安裝。計劃明年開始量產。”
據宋曉萍介紹,與內陸用電機相比,海上風機的生產難度更大,利潤也更高。“5兆瓦級以上的電機,能做的企業就很少,而我們湘電風能有這方面的核心技術。”羅百敏告訴記者,今年湘電特意加大了在5兆瓦級以上規模電機的研發和投入力度。“去年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3個億,今年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
羅百敏說,除了依靠湘電自身的研發團隊之外,湘電還有來自歐洲的外援。“海上風電方面,荷蘭一直具有領先優勢,去年7月,我們以1000萬歐元(人民幣9671.50 萬元)的價格收購了荷蘭達爾文公司的資產,這家公司成立于2006年,起步機型為Darwind DD115型 5MW直驅式永磁海上風機。我們已經在歐洲建立起研發基地,這有助于湘電在海上風電市場實現超越。”
湘電風電設備躋身行業前五
湘電股份2009年度年報顯示,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交流電機、風力發電系統、水泵及配套產品生產制造三大業務,是國家批準的4家兆瓦級以上風機生產企業之一。風力發電機領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3%(首次進入風電招標前5名)。譚浪說,以風電電機和核級泵為代表的新能源配套產業已經取代傳統的交流直流電機,成為湘電股份新的利潤增長點。“這種華麗轉身充分說明新能源產業對傳統國企而言,有著十分旺盛的生命力。”譚浪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