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融資總額的連續兩年下滑,卻未能影響亞太地區對新能源的熱情,尤其是中國逆勢增長以614.4億美元的融資額領跑全球,超過排名第二的美國近27%。
這是近日全聯新能源商會和漢能控股集團發布的《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4年》(下稱“報告”)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報告預計2014年全球新能源融資將達到近3000億美元,而中國8吉瓦的分布式光伏目標將使小型項目融資額在2014年出現大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發電指標緊張,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新能源仍需國家電價補貼有關。他們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想得到大發展,要逐漸減少補貼,借道資產證券化融資等多種金融模式。
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新能源融資總額為2530.1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了11.6%,繼2012年10%的下降之后出現進一步下滑。其中,歐洲的下降最為明顯,從2011年的1231.5億美元降至了2012年的950.8億美元和2013年的578.2億美元,2013年同比降幅約39%。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亞太地區卻以持續增長的態勢成為新能源融資的新主力,2011年亞太地區的這一融資總額為1031.4億美元,2012年增長至1088 .9億美元,去年又迅速增長至1196.1億美元,同比增幅接近9.8%。
中國以614 .4億美元的融資額領跑全球,美國以484.1億美元的融資總額排名第二日本以356.1億美元排名第三。光伏是中國新能源增長的主要動力,2013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2吉瓦,同比增長了232%,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
“每年中國政府都會制定目標,去年裝了12吉瓦,12吉瓦就是120億瓦,以每瓦10塊錢計算,就是1200億,這是實實在在的投入。”漢能控股集團戰略管理中心總監王會東認為,按照中國政府對2014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所設定的8吉瓦目標,預計來自小型項目的融資額在今年將出現大幅增長。
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新能源發電尤其是光伏發電指標緊張。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第八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指出,我國每年可再生能源基金總數差不多,在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的前提下,新能源產業很難有大的發展,以后要在機制上創新,創新的方向是減少補貼,比如可以考慮補貼到具體環節,不一定補貼到電價上。同時,可以考慮新能源貸款的定向降準等。
與此同時,對于缺乏融資渠道的新能源行業而言,金融創新意味著流向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和私人資本得以開閘。伴隨著最近Solarcity證券化的進行,傳統以項目為主導的融資模式開始轉向以現金流為主導的融資。同時,YieldCo,REITs以及MLP都是光伏圈津津樂道的話題。
據了解,YieldCo通常為主要運營產生現金流的資產的上市公司,這些現金流將以股息形式分配給投資者,并可以在市場上交易收益權。而REITs的優勢在于不會被雙重征稅,信托層面不需交公司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但建立該信托需要被認可為不動產才行,而且資產包中的不動產或者不動產抵押貸款規模要達到75%。光伏雖然在收益方式上與不動產類似,且比之更穩定安全,規避了市場價格的波動并享有政府補貼背書,但目前還未被美國列為不動產。M L P則結合了稅收優勢與可公開交易的兩種好處。
“現在我國光伏電站有補貼、有國網接入、有基建,投資者購電合同里面的現金流是確定的,把確定性的現金流通過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這種金融工具對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張國寶表示。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