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心臟”可利用余能
據悉,肇慶新區以“綠色低碳”為發展模式,啟動規劃建設兩年多來,肇慶新區在空間布局、生態系統、低碳交通、工程建設、技術應用等關鍵領域開啟綠色發展模式。今年3月1日,《肇慶新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集中供能管理辦法》開始實施,首個分布式能源站——2號泛能站正式動工。
什么叫分布式能源站?承建肇慶新區分布式能源站的肇慶新奧清潔能源公司總經理左文勝告訴記者,肇慶新區分布式能源站主要使用天然氣為燃料,冷熱電聯產、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它好比一個‘能源心臟’,通過電網和天然氣管網組網運行,向一定區域內的用戶同時提供冷、熱、生活熱水等能源服務,它的核心優點是余能利用。比如說,在傳統發電方式過程中,這些帶有豐富熱能的煙氣就自然流失了,導致能源利用率不高。而分布式能源站則可利用天然氣發電后產生的煙氣余熱,生產出生活熱水,或通過被溴冷機吸收進行制冷并輸送冷氣。到時候新區內的家家戶戶都不用裝空調主機、熱水器,按空調開關就有冷氣暖氣,扭開水龍頭就有熱水。”
左文勝表示,目前一些傳統供能方式能源利用率不高,只有40%-50%,而分布式能源站,則會避免了輸變電損失以及輸熱損失,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在80﹪以上。
是全國首個大范圍使用分布式能源地區
肇慶新區面積約115平方公里,根據規劃將建23個分能源站,覆蓋桂城街道、廣利街道、鳳凰鎮、蓮花鎮和永安鎮,這些能源站在管網的連接下,組成新區泛能微網,能源站能蓄能,站與站之間的能源利用還可以互補。據了解,分布式能源技術在國內已有應用,但均為單一業態的應用,如此大范圍使用冷熱電聯供的地方,肇慶新區屬于全國首個。
2號泛能站是肇慶新區首期在核心區建設的5個分布式泛能站之一,在今年3月1日率先破土建設,主要為北京師范大學肇慶附屬學校及周圍方圓1.5公里范圍內的行政、商業建筑供能。
7月4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該泛能站為三層建筑結構,目前泛能站主體建設已完成,現正進行供能設備安裝。據泛能站承建公司規劃發展部經理邱元明介紹,2號泛能站一期建設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投資約3000多萬元,在7月底可以試運行,目前主要用于向北京師范大學肇慶附屬學校輸送冷氣,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1號和5號泛能站也計劃年內動工建設。
將減少九成二氧化碳排放
據了解,新區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建成后,新區能源使用總量得到控制,能源效率明顯提高,能源結構合理平衡,真正實現綠色低碳。GDP能耗將下降55.2%,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90%。
根據《肇慶新區能源規劃(2013—2030年)》,到2030年,新區總能耗將控制在150萬噸標準煤以內,全部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整體能耗20%以上,單位GDP能耗低于0.3噸標煤/萬元,碳排放強度低于0.2噸/萬元。
左文勝表示,“政府部門作為用能單位,也能享受到與一般用能企業、居民的能源投資和用能費用的降低。與此同時,綠色低碳能源運營,完全滿足政府綠色低碳發展的需要,真正實現理想城市、宜居城市的生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