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相識的法國道達爾公司員工時常抱怨天然氣價格談判時俄羅斯人強硬的嘴臉讓他們甚感厭煩,如今,烏克蘭危機更是讓俄羅斯將手中的能源武器用到極致,普京多次揚言將切斷對烏克蘭甚至是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
這不得不讓歐盟做出割舍俄天然氣的艱難抉擇,5日歐盟官員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次日英國能源大臣戴維公開表示,歐盟作出了戰略性決定,將啟動降低主要工業化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性的進程。
歐盟與俄羅斯維系多年的能源供需關系瀕臨斷裂。
圖1
雖然歐洲決策者普遍不滿普京的鐵腕,但對于整個歐洲來說卻還需感謝普京的推動,因為歐洲沖破俄羅斯能源壟斷是一個艱難卻勢在必行的選擇。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越界行為,讓猶豫不決的歐洲人最終痛下決心。
目前歐洲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1600億m³,其中有一半過境烏克蘭。也就說,俄歐矛盾最壞的結果將導致歐洲損失800億m³的氣,這個氣量幾乎相當于德國兩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總和。
5日舉行的閉門會議上,歐盟為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銳減做出了許多應急措施的討論,其中就包括增加使用頁巖氣、改善存儲、降低需求等、恢復煤炭使用量以及提高能源效率。
其實歐洲人對于如何擺脫俄羅斯能源控制的方法已了然于心,但他們也很清楚那絕非易事,需要耗費長達數十年的時間、數以萬計的金錢以及堅忍不拔的政治意志。也許這些努力最終的結果并不能達到百分百的去俄羅斯化,但至少歐洲人希望向俄羅斯證明:你需要我們的歐元,就如我們需要你的天然氣一樣,彼此彼此!
四通八達的跨國天然氣管道網——歐洲共擁有750億m³的儲氣能力,2013年的一場暖冬讓歐盟國家節省出比往年更多的天然氣,分析機構稱,歐洲目前擁有360億m³的儲備天然氣量,這比2012年整整多出了150億m³。
但歐洲國家的儲氣庫分布極不均勻,有德國、拉脫維亞這樣儲備豐厚的國家,也有完全沒有儲氣能力的國家。過往,管道公司出于維持高價考慮,并不樂衷于在歐洲境內修建起四通八達跨國管道,但2009年,歐洲與俄羅斯的一次天然氣危機,讓他們開始在整個歐洲境內新建跨國天然氣管道,以備便利調度歐洲各國之間的天然氣儲備,應對突如其來的能源危機。
目前德國已具備向意大利、波蘭以及捷克三國供氣的跨國管道;波蘭與捷克從2011年開始修建了一條100億m³的跨國天然氣管道,該管道預計可以在2017年之前完工;斯洛文尼亞與匈牙利之間的管道也在今年初開始動工。但這些遠遠不夠,歐盟在近期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建管道計劃。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在跨國天然氣管道方面一片空白,歐盟計劃于2018年之前在波蘭與立陶宛之間修建一條管道,以便將拉脫維亞豐富的天然氣儲備運送出去(立陶宛與拉脫維亞交界)。保加利亞面臨的困境更為明顯,該國僅有兩個月的天然氣儲備,幾乎所有的天然氣都來自俄羅斯且過境烏克蘭。,該國已計劃與塞爾維亞修建一條跨國管道,并協同希臘修建一座LNG接收終端,以減輕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依賴。
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替代資源—— 一套四通八達的跨國天然氣管道網對于緩解歐洲能源緊缺僅是杯水車薪,應對俄羅斯完全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尋找盡可能多的替代能源才是歐州能夠成功擺脫俄羅斯依賴癥的最終之舉。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挪威石油公司的股票已上漲7%,挪威石油被看成是歐洲尋找替代能源的重要來源,分析人士預計若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可以從挪威石油獲得100億m³的天然氣供應。但是,包括挪威石油以及英國北海在內的歐洲本土能源開采在近年出現下降趨勢,依靠歐洲本土力量來維持能源供應并不被外界看好。而另一層阻力則來自環境風險,荷蘭民眾并不希望滿負荷開采油氣資源,因為他們普遍認為過多的開采能源不但會增加碳排放,而且會加大引發地震的可能。
再將目光轉移到歐洲周邊國家,歐洲臨近化石能源豐富的北非,但北非地區能源供應環境復雜,長期動蕩的地面因素導致其向歐提供能源的能力極不穩定,2013年利比亞向意大利供氣量下降了11.9%,阿爾及利亞因本國需求復蘇,對歐洲供氣量在2013年也下降了40%。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