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正在努力推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發展,但煤炭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這個全球人口最多、污染最嚴重的國家的主要能源。
為了應對日趨嚴重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污染問題,中國計劃到2030年使核電裝機容量從去年的1,460萬千瓦提升至2億千瓦。但能源咨詢公司WoodMackenzie在周一的報告中預計,這個目標可能不會實現,這將意味著,煤礦企業可能還要供應大量煤炭彌補電力缺口。
合格人員缺乏、技術有限、制造和處理鈾燃料的基礎設施不足,以及公眾對于在內地建核電廠的反對,所有這些因素意味著,2030年能達到1.75億千瓦的核電裝機容量是更為現實的。
該咨詢公司亞太區天然氣和電力研究部門主管湯普森(GavinThompson)表示,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總核電產能的30%。他說,要知道2013年中國核電產能才占全球總核電產能的4.5%,所以預期中這個時間框架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即便目標無法實現。
他說,與目標之間25千兆瓦的差距將相當于2025年之前每年新增6,300萬噸的煤炭需求,2030年之前每年新增煤炭需求降至5,500萬噸,其余缺口由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彌補。
惠譽評級(FitchRatings)3月份指出,去年中國用電量中的65%來自煤炭發電,水電位居第二,不到20%。惠譽還稱,燃煤發電廠在全國發電產能中占70%。WoodMackenzie認為煤炭在中國去年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接近75%,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降至64%。
湯普森說,雖然這樣的預測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WoodMackenzie對中國核能前景的看法為公司的一個觀點提供了支撐:即便中國成功實施新的環境保護措施,在可預見的未來火力發電將繼續占主導地位。
中國計劃到2020年把天然氣占能源結構的比重從去年的5%左右提高至10%,這一短期清潔能源目標可能是可以實現的。隨著連接中亞、緬甸輸氣管道帶來新供應以及俄羅斯可能向中國開始供氣,再加上中國海上天然氣產量上升、開始開采儲量巨大的陸上頁巖氣資源且長途船運液化天然氣交貨量增加,這些因素或能保證足夠的天然氣供應。
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7,50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國家電網公司(ChinaStateGridCo.)董事長劉振亞表示,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500萬千瓦,增長速度快于其他所有國家。然而官員們去年12月份承認,盡管政府提供了大量補貼,但實現在2015年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11.4%的目標依然困難重重。
惠譽稱,中國的風力發電廠獲得補貼比煤電或核電發電廠獲得的補貼高25%至40%。水力發電廠獲得的補貼也較為優惠,但略微低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