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美雙反的落錘,光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繼續大展身手的雄心遭受重創,一時間他們的焦點都轉向國內。然而,如何打開國內光伏市場,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意見的函》,意見中提出,在不出現棄光限電的情況下,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將從原計劃的10GW上升至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項目將達到8GW。為了實現這一建設目標,國家能源局列出并確定了81個新能源示范城市和8個工業示范區。
然而,三晶電氣副總經理歐陽家淦對此卻并不樂觀。“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國內市場的大規模推廣,對于專注于做國內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的三晶電氣來說,無疑是一重大利好。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希望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廣的步伐再慢一些。”歐陽家淦在接受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記者采訪時說道。
從2012年能源局開始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到2013年全年密集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管理、并網及補貼辦法,無論從媒體新聞上還是從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應上,分布式光伏不可謂不火熱。與輿論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企業卻相當冷靜。光伏行業機構NDPSolarbuzz分析師韓啟明表示,目前全國18個示范區,已開工的量不到100萬千瓦,企業對分布式光伏項目大多仍處在觀望狀態。
記者從接近國家開發銀行的有關人士處獲悉,截至目前,國開行尚未向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示范區中的任何一家發放貸款。除了國開行以外,其他商業銀行也僅停留在與分布式電站的接洽階段。融資并不是分布式光伏遇到的唯一困難,電站終端用戶消納的不確定性、持續能力以及電站完工后產權的不確定性等問題不解決,都將成為分布式光伏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阻礙。
歐陽家淦亦坦言,分布式光伏是一個新事物,想要一蹴而就并不現實,尤其是在一個可操作的、成熟的的商業模式建立之前就想在國內大規模鋪開,這種狀況并不樂觀。在他看來,要想在國內大規模發展分布式光伏,就必須在前端做好頂層設計,解決屋頂的質量問題、產權問題,電站的融資問題以及分布式與電網的技術匹配性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分布式光伏在中國也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此,歐陽家淦建議,要想探索出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應該首先建立起一種相對確定性、風險更小的模式或者案例,即選擇幾個電價相對較高的、屋頂產權相對清晰的、光照資源相對較好的及財政補貼相對能夠可持續的地方優先發展分布式,通過這些地區的發展去確定一種合理的商業模式,然后去帶動第一批、第二批及更多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展,以點帶面,這樣分布式光伏才能在中國走得更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