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龐礦始終緊緊圍繞科技興安戰略,搶占科技領域制高點,在裝備提升、科技興安、科技興企道路上闊步向前。用他們的話來說,就像軍人手中的槍一樣,要想打一場現代化礦井之戰,除了需要有高端的技術人才,更需要有一套好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找準癥結 務求實效
東龐礦把制約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的機電難題作為攻關項目,將裝備與人員、復雜地質條件相適應作為重大研究課題,向創新要效益、以創新檢驗機電保障能力,成功攻克了一大批機電技術難題。
針對6米5高架大角度仰采、片幫冒頂帶來的一系列機電問題,經過深入研究論證,通過對三機裝備進行系統改造,實現了設備與復雜地質條件相適應,并一舉創出了河北省單面月產新水平;回采結束后,在沒有任何成功經驗可資借鑒的情況下,面對6米5高架首次整體搬家,設備超重、超高、超長和設備檢修等重大難題,通過深入開展技術管理創新,開創性使用掩護架撤架工藝、1200mm和900mm雙軌距運輸、自行研制氣動門檔等舉措,順利實現了6米5高架整體搬家的安全、優質、高效,為復雜條件下快速搬家工藝創出了一條新路徑。在S2704工作面,面對雙向傾角40°以上、遠超三機設備適應極限的極端惡劣條件,東龐礦從現有裝備性能特點及其薄弱環節入手,積極探索嘗試三機適應性技術改造,密切跟蹤三機運行情況,及時制定專項管理措施,確保了工作面的平穩高效生產。
搭建平臺 協同發展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是煤礦企業發展的重要骨干力量、中堅力量,許多重大疑難問題和深層次綜合課題,都需要各專業技術人員團結協作、集思廣益,運用集體的智慧、勇氣和力量,運用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舉措來加以研究解決。”對于技術和人才的關系,東龐礦副礦長單福友如是說。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東龐礦十分注重發揮技術人才的帶動作用,抓住每個創新項目,積極培養更多的技術人員。特別是2013年以來,通過組建專業化施工隊伍,在軟煤層復雜地質條件下積極開展千米深孔鉆機試驗,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不僅為東龐開辟了一條瓦斯和水患防治新路徑,也借助這個項目鍛煉和培育了一批高素質技術人才。同時,集中優勢兵力,建立了“田權創新工作室”、“蘇忠武創新工作室”和“北井青年創新工作室”,每年都有數十項項群眾性創新項目,其中一項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另有一項正在申報中。
創新驅動 轉型升級
面對煤炭市場下行、井下條件復雜的巨大壓力,如何來應對?“必須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先導,把東龐礦建設成為技術創新示范礦、生態環保樣板礦,綜合效益標桿礦,引領冀中能源煤炭產業發展方向,讓全國煤礦看東龐!”礦長楊印朝一席擲地有聲的話語,道出了企業發展的方向。
科技創新、挖潛增效,則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東龐礦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實施采掘供電優化改造,淘汰660V電壓等級,不僅提高了供電質量和安全可靠性,而且每年可節約電纜電器投資上百萬元;通過實施“一柱雙閥、分級泄壓”改造,破解了大量超期服役支架立柱返修率、故障率雙高的難題,每年可節省維修費用數十萬元……憑借一次次技術創新,讓東龐盈利水平逆勢上揚,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煤炭行業的前列。
敢為人先、不斷超越,在科技創新上激流勇進的東龐人碩果累累,不僅實現了高效生產的巨大突破,也擎起了百米井下的“安全天”。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