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環衛處獲悉:經過調式后,綿陽市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廠正式并網發電,作為四川省第一個利用垃圾廢棄物發電的節能減排項目,綿陽城每天產生的六百多噸垃圾,正被源源不斷地運往這里,產生沼氣變廢為寶發電,賺回白花花的票子,甚至包括美元。
垃圾填埋發電廠一角
垃圾填埋發電廠位于石塘鎮樓房村,按照設計,綿陽城及周邊鄉鎮每天產生的670噸垃圾全部在此吸收。記者在現場看到,發電機組后面的山坡上,氣體收集管網似一張蜘蛛網盤滿十多公頃的垃圾填埋場。“通過這些管網將填埋場內產生的沼氣收集起來,用風機傳送至發電機組燃燒發電”,項目業主、市環衛處下屬的泰都公司總經理張砝銘說。
張砝銘的辦公室擺放著中英兩國國旗,這個項目獲得了英方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中英雙方按50%比例出資,分兩期投入4臺發電機組。按照合作協議,中方負責發電廠基礎設施、發電設備及配套設備的配置,英方負責垃圾填埋氣體收集管網、焚燒監測系統等工作。英方則可將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的排放量作為履行京都議定書規定的部分義務。
“目前是兩臺機主在發電,等到5月份,剩下兩臺機主也將到位,每天可發電3.8萬度,日賺2.2萬元。當然更顯著的還有環境和社會效益”張砝銘說。
不僅賺人民幣,垃圾填埋發電廠因屬于聯合國“碳匯”項目,將以此賺得外匯,僅一期兩臺機主就可處理400萬立方的垃圾填埋氣體,可減排二氧化碳約5.3萬——-按照《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例如垃圾填埋發電,將項目產生的碳匯額度用于抵消其國內的減排指標。據張砝銘估算,按現有規模,綿陽垃圾發電廠一年將賺回美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有三百萬。
據介紹,綿陽垃圾發電廠是全國同類第五家并網發電的企業,在西部地區是第一家。由于在省內一時找不到先例,去年電廠試運行后,一度因并入主電網7.2公里外的35KV吳家變電站輸變電線路無法搭建,而有電送不出。不過,去年底,通過建設局企業債券資金支持,發電廠順利投產。
對于人們擔心的垃圾堆廢氣產生的溫室效應和臭味問題如何處理?張砝銘表示,電廠專門對此經過了負壓抽取,廢氣引入預處理系統,一部分用來發電,而在二期機主投入使用前,用不完的氣使用了內燃機焚燒,不會產生新的污染。他同時表示,發電時的生產的噪音,也是符合有關標準要求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