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國家八部委批準實施的中俄電力合作項目--黑河市俄電工業園區,由于民營企業供電業務被國有電力企業收購,邊貿俄電價格優勢喪失,園區多家高耗電企業陷入虧損或停產狀態,數十億元投資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說改革初期黑河市以“一船西瓜換一船化肥”的傳奇故事,打開中俄邊境貿易的大門,如今這個黑龍江口岸城市俄電工業園區的興衰際遇,則凸顯民間資本進入電力市場屢遭“玻璃門”、“彈簧門”阻礙的現象。
緹騁入俄電,準入又遭排擠
黑河市是我國最北部的城市,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1992年,黑龍江省電業局跨江而架的“布黑線”合閘送電。早期以易貨方式購買的俄電,主要供黑河市區范圍內使用。
2002年,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出臺,黑河市授權黑河星河實業發展公司作為實施主體,負責擴大對俄購電規模的邊貿合作。據該公司時任董事長陶然反映,省電力公司2003年8月,同意出租“布黑線”給民營企業使用,默許其經營園區供電業務。
“從2004年到2006年,園區俄電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千瓦時0.229元。”陶然告訴記者,“為了擴大供電規模,我們還與俄方共同投建了跨境直通園區的輸電線路。”
至此,作為電力改革破冰之旅的民企供電服務,一度讓這個園區名聲大噪。浙江寧波合盛集團、浙江新安化工集團、香港中國天集團等一批高耗電企業,紛紛進駐這個價格低廉的專署供電區,總投資逾40億元,試圖打造一個規模龐大的硅材料產業集群。
同時,已融資為中外合資企業的星河電力公司,陸續同遜克、東寧、琿春、滿洲里等沿邊市(縣)簽署引進俄電協議,謀求從進一步開放沿邊俄電市場中獲利。
通過專署供電區開放供電市場的黑河模式,為民間資本進入電力市場找到了突破口和立足點,也打破了國有電力企業的市場壟斷格局。
2007年,面對黑河專署供電區模式的不斷擴大趨勢,國電公司決定采取行動,收復“失地。雙方圍繞園區供電權益的爭奪不斷升級。
數據顯示,當時國電公司以每千瓦時0.215元和“購銷協議優惠電價”向園區用戶供電。該電價已低于購電成本40%,同時還低于星河電力公司的俄電價格10%以上。
結果,不到二個月時間,星河電力公司的俄電進口負荷直線下降,從150兆瓦跌至僅剩5兆瓦,最終被迫退出供電市場。
“民營企業進入俄電市場,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都消失了就沒事了!”省電力公司一位處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當時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失地”的真實原因。
利用市場壟斷,迫使地方就范
2007年8月,省電力公司致函黑河市政府,承諾“給予園區招商企業充足的電量,保證園區用戶享受十年內平均不超過每千瓦時0.31元的優惠電價”,以換取對統一俄電購銷市場的支持。
面對國電公司強大的競爭優勢,地方政府決定“忍痛割愛”。用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管委會副主任陸海軍的話說,由于“胳膊擰不過大腿”,同年12月,黑河市政府與省電力公司簽署了《布星線及相關輸變電資產有償轉讓協議書》。
協議中明確要求黑河市政府“保證星河電力公司退出黑河市境內的邊境對俄購電業務,不再招商引進黑河地區范圍內任何電網經營企業,建設任何非甲方經營的電網資產”。
陶然說:“從園區斷電,到爭奪用戶,一些地方領導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逼得我們沒辦法,只能退出供電市場。”一位知情人透露,部分干部對此意見很大,市里曾召開專門會議統一思想。
國電公司方面則認為,多家公司到俄方買電會產生惡性競爭,使出口方受益,因此對民企在沿邊地區多點引入俄電設想持否定態度。由于事關中俄能源合作大局,此次收購民企供電業務并不指望掙錢。
“政府跟我們承諾得非常好,結果電價不但上漲,漲價后還不能保證供電。”黑河龍江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德發說,“現在企業進退兩難,政府你沒準備好招啥商?”
由于省電力公司無法履約,導致地方政府為此官司纏身。陸海軍解釋說,“我們給企業的電價承諾無法兌現,企業現在來找我們,我們只能再找省電力公司,因為兌現承諾還得靠他們。”
對于俄方電價上漲,專家認為,園區供電主體由民企轉為國企后,俄電進口業務也由邊境貿易變成一般貿易。鑒于部分出口電力已并入中方國家電網,俄方以雙方電網上網目錄價格和物價指數等為參照,不斷調高價格,以獲取利益最大化。
園區發展困局,呼喚電力改革
近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驅車來到黑河市五秀山、二公河俄電工業園區。只見寬闊的街道上行人冷清、車輛稀少,難覓昔日中俄民間電力合作的興旺景象。
自星河電力公司退出后,園區電價已突破國電公司承諾,漲至老用戶執行每千瓦時0.335元、新用戶執行每千瓦時0.3962元,且俄電價格保護協議期限僅剩3年時間,這也讓園區企業難見未來希望。
“救救企業!我們要求黑河市政府、國電公司遵守契約精神,不要讓我們10多億元的投資化作一堆廢磚、廢鐵。”一些園區用電企業向省市領導致信求救,并因電價承諾未兌現起訴當地政府。
在合盛硅業有限公司二期空蕩的廠房內,僅剩的一臺真空泵顯得異常突兀。公司副總經理周冰掀開上面的塑料布對記者說:“原計劃做硅產業循環項目,由于電價承諾沒兌現,大部分設備已拆除運往新疆。”
“電價約占硅材料企業生產成本的四成。每漲1分錢,我們年利潤就減少100多萬元。若再漲價,只能三十六計走為上。”黑河市元泰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先法的感慨,在園區企業中頗具代表性。
省電力公司收購民企供電業務后,不但沒有獲得經濟收益,反而因為價格倒掛陷入虧損。該公司財務部價格處處長趙曄承認:“俄電工業園區一年13億千瓦時的用電量,公司得賠5000多萬元,這些年虧損兩個億都打不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要求“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專家呼吁,無論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政府,在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還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國有電力體制改革,如實行“政企分開、廠網分開、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等,破除市場壟斷,進一步為民營企業松綁,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結構性戰略調整。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