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從去年10月開始跑了很多園區、企業,跟他們聊進展,聽他們的困擾。現在筆者一定是為2014年14GW的光伏裝機普大喜奔。但現在筆者想說的是,以現在的機制,除少數項目外,大部分項目似乎也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開工。“這活兒也就中國企業愿意接。”一起參加調研的朋友問筆者的想法時,如是回答。
平心而論,無論國網還是電網,現在都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在光伏并網方面還是比較支持的,個別阻力較大的地區只不過是認不清形勢的擋車之螳,或者是確實有切切實實的問題存在。曾經最大的問題不再是問題,一起并肩作戰的兄弟卻也不再是兄弟。
以往光伏大型地面電站中,業主、EPC、銀行和供應商結合較為緊密,幾方對光伏的收益與風險都有準確的認識,且對契約的尊重程度更高。
至于分布式,目前的補貼正常做幾百MW專供冶金等高耗能行業還是靠譜的,其它工廠屋頂沒有地方額外補貼的2-3毛錢,真的沒什么動力去做。一家企業的老總明確地說做電站就是為了消化上GW的產能。
即使是這樣,分布式項目屋頂業主往往覺得企業投資分布式光伏電站存在暴利。“補貼能不能再分我們一些?”是最常聽到的。而且長達十五年以上的購電承諾讓很多企業把這個視作雞肋。單憑經濟效益,對比屋頂業主自以為的風險,根本沒多大吸引力。更何況,銀行也是將全部的風險都轉嫁在電站投資者身上。
據可靠消息,新的意見有望在三月后出臺。針對這些問題,可能將再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和CDM等方面給光伏予支持。加大屋頂業主主動安裝光伏屋頂的動力,并通過保險等手段保證銀行資金安全,分布式這口牙縫里擠出來的肉才有機會吃到口。
另外還有個中國特色是分布式仍然大多采用大型逆變器。有個朋友在對一個屋頂項目中存在遮擋,就是否用中小逆變器更合適而向業主發問時,業主大手一揮:“這么大屋頂,這兒不建就行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