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國外成熟碳交易機制可為他山之石

2013-12-12 13:30:00 中國石化雜志   作者: 侯明揚   

自《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全球“減排”行動初具規模,越來越多的國家著手碳交易市場的建設,全球的碳交易市場已初步形成。縱觀世界各主要經濟體2005年以來的二氧化碳排放狀況,實施配額碳交易的歐盟碳排放呈明顯下降趨勢。這說明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對碳減排的意義不容小視。我國現在正處于碳交易市場機制形成階段,研究國外碳交易的機制,無疑對我國實現低碳發展路徑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ETS)

EU-ETS是世界上迄今最為成功的減排制度。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EU-ETS作為《京都議定書》下減排制度的具體實施,為全球減排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藍本。2003年10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通過碳交易指令,2005年1月EU-ETS啟動。

EU-ETS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2005~2007年的實驗階段,只不過是推動歐盟各國走向減排的軌道,是邊學邊干階段。2008~2012年是執行階段。2013~2020年為第三階段。鑒于前兩階段中出現的問題和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2008年歐委會發布新碳交易指令,對EU-ETS做了重大修改,并作為歐盟氣候與能源一攬子政策的重要組成,以實現2020年減排、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產3個20%的目標。

出于減排成本的考慮,EU-ETS第一階段減排主要針對較大的排放源限控,且僅限于二氧化碳,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40%~45%。主要涉及能源密集型部門,其中電力部門承擔了大部分減排責任,因其易于檢測,減排潛力大,也不會受到來自歐盟之外的競爭,且能將碳價格轉嫁到下游。2008年7月經歐盟議會批準,2012年所有在歐盟起落的航班納入EU-ETS。根據新指令,從2013年始,EU-ETS將擴大到新部門(氣體),包括氨水和鋁生產所排放的氧化氮、全氟碳化物(PFC),并涵蓋碳捕獲封存設施。

就減排目標而言,前兩階段只確定了階段內的減排目標,第三階段卻細化到每一年。第三階段,歐盟配額總額以2005~2007年成員國配額加總后的年均配額為起點,按照年1.74%逐漸遞減,配額逐年收緊,使減排更具有可預期性。

美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與歐盟不同,美國沒有承擔《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強制減排義務,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自下而上地探索區域層面的碳交易體系建設,比較知名的有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自愿交易、區域溫室氣體行動、西部氣候倡議和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等。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是全球第一個自愿參與溫室氣體減排的平臺,2003年以會員制開始運營。CCX的會員涉及航空、汽車、電力、環境、交通等數十個不同行業,會員自愿但從法律上承諾減少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以會員1998~2001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線,采取兩個階段的逐年計劃減量策略。CCX規定了可在交易所范圍內流通的配額單位及交易品種,同時開展6種溫室氣體減排交易。此后會員必須嚴格遵守相關年份的減排承諾,如果會員減排量超過了自身的減排額,可以將自己超出的量在CCX交易或儲存,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承諾的減排額就需要在市場上購買碳金融工具合約(CFI),每一單位CFI代表100噸二氧化碳當量。此外,CCX也接受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根據CCX的統計數據,自2003年交易開始以來,其成員共減少4.5億噸碳排放,但2010年連續幾個月沒有交易,導致其名存實亡。此外,CCX還受到交易市場不完善、市場供求關系不平衡等的影響,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價格經常出現巨大波動。

區域溫室氣體行動(RGGI)是美國第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強制性減排體系,于2009年正式實施,由美國東北部的10個州組成,僅納入電力行業,將該區域2005年后所有裝機容量超過25兆瓦的化石燃料電廠列為排放單位,要求到2018年其排放量比2009年減少10%。該計劃規定配額分配方式是基于各州的歷史碳排放量,并根據用電量、人口、預測的新排放源,以及協商情況等因素進行調整。

西部氣候倡議(WCI)和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于2007年發起,參與方包括加拿大的4個省和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采用區域限額與交易機制,目標是到2020年該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15%。該計劃于2013年1月1日開始運行,每3年為一個履約期。初期的實施對象包括發電行業和大工業企業;2015年將納入居民、商業和其他工業、交通燃料。

澳大利亞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澳大利亞從2008年開始,一直致力于碳交易機制的設計、籌建、實施。2008年12月15日,政府提出“碳污染減排機制”法案,第一次正式提出排放物交易體系(ETS)計劃。2011年11月8日,澳大利亞通過《清潔能源法案》,明確從2012年7月1日起實施3年的固定碳價機制(CarbonPriceMechanism,CPM)后,2015年7月1日正式建立澳大利亞ETS,成為繼歐盟和新西蘭之后第三個國內引入ETS的發達國家。2012年8月28日,澳大利亞又與歐盟達成協議,擬于2015年7月1日開始對接雙方的碳排放交易體系。2018年7月1日完成對接,屆時雙方互認碳排放配額,碳排放價格也將一致。澳大利亞極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2007年12月,澳大利亞政府正式簽署《京都議定書》后,不但積極參與到全球減排行動的國際協商中,本國也開始制定長期減排的氣候變化政策。目前澳大利亞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短期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08~2012年)的要求,澳大利亞承諾2012年排放量不超過1990年水平的108%。2008年12月,面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到2020年,本國溫室氣體排放在2000年基礎上減少5%~15%,若國際社會能達成并簽署溫室氣體全球性的減排協議,這一比例可調整為25%。2011年,澳大利亞政府又確定溫室氣體2050長期減排目標,即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0年基礎上減少60%。

為實現上述目標,2008年,澳大利亞政府提出了“碳污染減排機制”(CPRS)法案,擬引入碳排放交易機制,但因金融危機,遭到反對黨和工業界的強烈反對,兩次被參議院駁回。2011年2月,澳大利亞宣布引入固定碳價計劃(CPM),由于CPM打破了CPRS一步到位引入碳交易機制的做法,先實施三年的過渡性的固定碳價機制,2015年7月1日再實施碳排放交易機制。同時為減輕企業、消費者的負擔附有一系列財政補償計劃,2011年11月8日,澳大利亞國會通過了包含CPM的《清潔能源法案》。政府預計全套計劃的實施可在2020年削減1.59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2000年相比可以實現減排5%的目標。

(作者單位:石勘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碳交易機制,歐洲